操心。
沈大哥也喜欢种地,都是庄稼人出身一说起这个总有说不完的话,“田庄上现在养了二十来头猪,鸡鸭这些也有百十来只,地里种稻谷小麦豆子还有菜,一年下来有几百两银子呢。”
周大听得心热,越发觉得还是田庄好,他想了好几日了,犹豫了会还是说道:“临川宁哥儿,爹想这趟和你哥嫂一道回家去,爹想住田庄上。”
周宁头一个不愿意,“爹,你不想小煜和晏晏吗?”
周宁不想让他爹回去,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多好呀,他舍不得他爹。
周大搓了搓手,“这不是离开平县近嘛,爹夏天和冬天就来这边,一样的,一样的。”
沈临川原本还想劝劝,看样子他爹是想了很久了,“让爹过去吧,大哥大嫂也在那呢,有啥放心不下的。”
周大也说道:“就是就是,我半年在那边,半年在这边,一样的,我闲着浑身不得劲,还是下地干活有劲。”
周大这几年清闲了不少,之前在大杨树村的时候要杀猪还要照顾地里,现在一口一个被人家喊着老爷,越发想回田庄了,还是那自在,地儿大,看着稻谷抽穗,果树开花,瞅着就心里高兴。
“虎子现在木匠手艺怎么样了?”沈临川问道。
“还得几年才能成师父呢,这小子小时候不乐意学,现在倒是知道努努劲儿了。”沈大哥一说起这个都高兴了起来,“今年都十五了,是个半大小子了。”
沈大嫂也低声说道:“这放在乡下都是该相看的年岁的,今年都有媒人上门了,我和你大哥的意思是十六七先订着,等过了两年在成亲,总觉得虎子还不够稳重。”
一旁陪着弟弟们玩的沈虎子红了耳朵,沈大嫂瞧见偷笑了起来,都知道害羞了。
沈家一来院子里越发热闹了起来,沈大哥喜欢和周大坐一道说田庄上的事,沈大嫂则和周宁坐在屋里说说闲话做些针线活,四个孩子叽叽喳喳围在一团玩。
周小煜可有人玩了,最喜欢缠着沈虎子,因为沈虎子会雕木头小玩意,什么小鸡鸭子老虎小鸟,周小煜一股脑全给抱在了手里。
临近过年的时候要给各家送节礼,清河镇那边也就周小南和王老夫子家还有沈大嫂的娘家那边,沈大嫂临走的时候就备好的礼单了,让人照着拿就行,早个三五日就能往清河镇那边送了。
这边渭阳县要送节礼的就多了,要给三阳县那边的张小意送,还有一帮子下属也要送一些,还好沈大嫂今年让送了不少的土仪,也不用另外再买了,各家送过一些就好了。
有了沈大嫂在这给沈临川省了不少心,她大嫂把东西分分,各家节礼就给备了下来。
到了除夕,家中更是热闹了,沈临川亲自下厨做饭置办了一桌出来,又拿出来了一坛子陛下赏赐的羊羔酒,伴着爆竹声一家人热热闹闹围在一起吃饭。
又是新的一年……
(正文完)
第150章 番外一 国子监幼儿园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国子监内,一群小萝卜头跟着前面的夫子读了起来,摇头晃脑的小模样逗得夫子忍俊不禁。
前年国子监新设了稚童班,专门给小孩子开蒙,不仅小子能入,哥儿女娘也能进来。
此消息一出朝堂上都吵翻了,觉得哪有让小子和哥儿女娘混在一起念书的,就算是国子监设稚童班那也应该分开。
这事还是沈临川牵得头,两个小家伙都已经快四岁了,去上私学也是行的,但京师有国子监,为何不设个幼儿园呢?
家里有哥儿女娘觉得能入国子监读书简直是天大的荣耀,为什么只有小子能进,那我家的哥儿女娘也要进,一时间朝堂上热闹了起来。
一些年
岁大的老臣干脆连设立稚童院都反对,一但开了这个口子,现在能哥儿女娘能进稚童院了,那说不定日后连国子监都能进呢,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