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日,冯承乾代表海军、吴铁生代表陆军、刘亚光代表空军,先后在国民议会就向美国宣战做了陈述。
次日,刘伯恩也前往国民议会,就宣战问题做了陈述。
接下来,国民议会进行了五天的辩论,几乎所有议员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七月九日,国民议会就向美国宣战的问题进行投票表决。
虽然冯承乾不是议会议员,但是他没有在外面等消息,而是亲自去了现场,并且在表决前与多名议员代表进行了单独交谈。
最终,国民议会以三百六十七票赞成,三百二十八票反对,通过了对美宣战决议。
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十多天前,美国众议院以微弱多数通过了对德宣战决议,让美国踏了战场。现在,中国国民议会同样以微弱多数的优势,通过了对美宣战决议,从而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战况最惨烈的太平洋战争的帷幕。
这两次由议会表决通过的结果,都被载入史册。
显然,战争不是个人意志的结果,而是集体行动。
七月十日午,刘伯恩在召见了帝国大使之后,于北京时间八点半,正式了对美宣战。
几乎同时,冯承乾给中国海军下达了战备命令。
当然,偷袭珍珠港肯定是没有戏了。在正式向美国宣战的时候,中国海军西太平洋舰队还在日本附近活动呢,离珍珠港有将近一万公里。
只是,攻打菲律宾与马里亚纳群岛的作战行动并没耽搁。
当天,部署在硫黄岛的第一陆战师就开始登船,准备前往马里亚纳群岛。
台湾岛,两个陆战师与四个陆军步兵师也开始为进军菲律宾做准备。按照冯承乾与吴铁生商量的结果,在陆战队开辟了登陆场之后,将由陆军担当攻打菲律宾的主力,陆战队则全力攻打马里亚纳群岛。
冯承乾的目的很简单:在美国海军做出反应之前,攻占这两处极为重要的地点。
只是,冯承乾依然低估了美国海军的反应速度。
!
i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争分夺秒
根据罗斯福的秘书回忆,在收到中国正式向美国宣战的消息时,总统并不觉得惊讶。
当时,罗斯福正在与刚从英国回来的第一夫人埃丽诺吃晚饭,谈论一些第一夫人在英国的所见所闻。国务卿赶过来,在总统耳边低语几句后,罗斯福仍然慢条斯理的用完晚餐,才与第一夫人话别,去了办公室。
对罗斯福来说,中国向美国宣战,似乎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来到办公室,罗斯福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停泊在珍珠港里的所有战舰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出港,并且责成刚刚上任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起草防御马里亚纳群岛与菲律宾的作战计划。随后,罗斯福给驻菲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发了一封电报,询问了驻菲美军的情况。
快天亮的时候,麦克阿瑟才发来回电,提到美军一切良好,正在集结备战。
显然,情况没有这么乐观。
虽然驻菲美军有将近二十万人,但是只有不到六万陆军,其余的要么是文职人员,要么就是基地官兵。更重要的是,驻菲美军的纪律非常散漫,而且装备十分落后,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大战爆发前,菲律宾几乎成了美军官兵的度假胜地。
去菲律宾的美军官兵,要么是冲着海外部署的津贴、要么就是想去领略异域风情,其中不乏军痞。
能够指望这样的军队守住菲律宾吗?
吃过早饭后,罗斯福首先着急部长级官员,进行了四个小时的闭门会议。
下午一点左右,罗斯福让国国务卿正式向中国大使递交了战书,并且要求中国外交人员在四十八小时内离境。
当然,这不是罗斯福做的全部事情。
根据战后解密的资料,在美国东部时间七月九日夜间,美国国务卿在向总统转达了中国已经向美国宣战的消息之后,曾经去了中国大使馆,与中国大使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密谈。可惜的是,中国外交人员在撤离的时候,烧毁了所有文件,也就没有留下这次秘密会谈的书面记录。更可惜的是,中国驻美大使在辗转回国的途中染上热病,还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