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真英烈传 > 第92章 虚与委蛇藏锋芒楚州暗流渐汹涌(第1页)

第92章 虚与委蛇藏锋芒楚州暗流渐汹涌(第1页)

楚州刺史衙署的晨鼓,依旧每日准时响起,只是敲鼓的衙役总觉得,这鼓声里少了几分往日的肃穆。

龙天策正式上任已逾半月。这半月里,楚州官场和市井间,流传着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消息——这位在定远以雷厉风行闻名的龙刺史,到了楚州,竟像是换了个人。

每日清晨,当万年青带着幕僚在衙署等候议事时,总会被告知:“大人一早就出去了,说是去城西的云栖山看日出。”

或是午后,商户们抱着诉状来到衙署,却被门房拦下:“大人在南湖泛舟呢,说是今日风好,适合垂钓。”

甚至有一次,张迁特意带着“漕运改革方案”(实则是想进一步巩固垄断的假方案)来见他,却在刺史府的花园里,看到龙天策正和玉倾城对坐品茶,旁边放着棋盘,一局棋下得悠然自得,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龙大人,这是漕运的事……”张迁试探着递上方案。

龙天策拈起一枚棋子,落在棋盘上,声音漫不经心:“哦,漕运啊?交给万别驾就行了,他在楚州待了十几年,熟门熟路。”

张迁愣在原地,看着眼前这个对政务漠不关心、只知游山玩水的年轻刺史,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鄙夷——看来,传闻有误,这龙天策要么是被楚州的繁华迷了眼,要么就是根本没本事处理楚州的烂摊子,只能装腔作势。

不止张迁,连万年青也渐渐放下了戒心。

起初,龙天策说“政务交给你”,万年青还战战兢兢,每日处理完公务,都要详细禀报,生怕哪里出了纰漏。可龙天策要么在游湖,要么在登山,听禀报时也总是“嗯”“知道了”“你看着办”,从不追问细节,更不提出异议。

次数多了,万年青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

他发现,自己处理的政务,龙天策几乎从不核查。于是,那些本该拨给灾民的赈灾粮,他扣下了三成,送到了张迁的粮仓;商户投诉漕运加价的案子,他压了下来,转头告诉张迁“都处理好了”;甚至连刺史府的修缮费用,他都虚报了一倍,中饱私囊。

“龙大人,这是这个月的账册,请您过目。”万年青捧着账册,脸上堆着笑,心里却笃定龙天策不会看。

果然,龙天策正对着一幅山水画看得出神,闻言摆了摆手:“放那儿吧,万别驾办事,我放心。”

万年青心中暗喜,又说了几句“大人英明”,便躬身退下,脚步都轻快了几分。他觉得,自己这是撞上了“好运”,龙天策就是个甩手掌柜,楚州的实权,其实已经落到了他和张迁手里。

消息传到市井,百姓们的反应却复杂得多。

“听说了吗?新来的龙大人,天天游山玩水,不管事啊……”

“唉,我就说嘛,哪有那么多青天?楚州这地方,谁来都一样……”

“可他在定远不是挺厉害的吗?怎么到了楚州就变了?”

“定远能和楚州比?张霸王的势力太大了,估计龙大人也没办法……”

失望的情绪,像潮水一样在百姓中蔓延。有人开始怀念起龙天策在定远的传说,有人则叹息着接受了“楚州无青天”的现实。

只有少数人,注意到了一些不寻常的细节。

比如,龙天策每次“游山玩水”,身边总跟着刘晔和夜凌。他们看似在欣赏风景,刘晔却总拿着纸笔写写画画,像是在记录什么;夜凌则眼神警惕,时不时和暗处的风影交换眼神。

比如,玉倾城时常带着侍女,去楚州的织坊、市集“闲逛”,和商户、织妇闲聊,问的都是些“漕运运价多少”“盐价贵不贵”“张乡绅的店铺生意如何”之类的问题,听得仔细,记得认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