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英烈传人物 > 第393章 永熙二年夏渤海湾头是归处(第2页)

第393章 永熙二年夏渤海湾头是归处(第2页)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象征“辅政大臣”身份的玉牌,双手奉上:“此牌,交还陛下。老臣从此,只是渤海一老民。”

秦烈接过玉牌,那玉牌上,还残留着老王爷的体温。他看着龙天策缓缓起身,看着他佝偻却依旧挺拔的背影,忽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许多。

彻底卸任:不留一丝牵绊

龙天策的“辞官”,在朝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有人惋惜,有人不舍,也有人暗自松了口气(老王爷的威望太高,多少让人有些敬畏)。

但龙天策去意已决。

他没有像寻常官员那样,留下“后路”,而是做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他将秦武赐给他的府邸、田产、财物,除了少量日常用品,其余全部上交国库,只留下渤海的祖宅和田地。

他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奏稿、手札、兵法心得,整理成册,全部送给了龙问天,嘱咐他:“这些东西,或有可取之处,你留着,或许有用。”

他亲自拜访了几位老同僚,一一辞行,言语间,只谈家常,不谈朝政,仿佛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老者,要回故乡养老。

连龙问天想派几个亲兵护送,都被他拒绝了:“我回自己家,不用这么兴师动众。”

临行前,他最后一次去了太庙。

对着太祖高皇帝、高祖武皇帝、太宗文皇帝、明宗孝文皇帝、庄宗文烈皇帝的灵位,他深深一拜:“老臣龙天策,护我大唐数十年,如今力竭,请辞归乡。愿列祖列宗保佑,我大唐江山永固,陛下圣明,万民安康。”

拜完,他转身离开,没有回头。

玉倾城早已收拾好行囊,安静地等在王府门口。看到他出来,她微微一笑:“都准备好了。”

“走,回家。”龙天策握住她的手,那双手,与他一样苍老,却温暖如初。

他们的车驾,依旧简单朴素,没有前呼后拥,只有几个忠心的老仆和侍女跟随。车驾驶出神都城门时,龙天策掀开窗帘,最后看了一眼那座他生活了数十年、奋斗了数十年的城市,眼中没有留恋,只有一种释然。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朝堂的急报、百官的争论、边疆的烽火,都与他无关了。

渤海归帆:熟悉的海风与新生的田园

永熙二年夏,渤海湾的风,带着熟悉的咸湿气息,吹拂在龙天策的脸上。

他的车驾,驶入了阔别已久的渤海王府。

王府还是老样子:青砖黛瓦,朱漆大门,门前的石狮子,历经风雨,却依旧威严。不同的是,庭院里的那棵老槐树,比他离开时,又粗壮了几分,枝繁叶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

“王爷!夫人!你们回来了!”留守的老管家,带着王府上下,跪在门口迎接,一个个泪流满面。

龙天策看着他们,笑着挥手:“都起来吧,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回到渤海的第一件事,他便让人撤去了书房里所有关于朝政的书籍、地图、奏报,只留下一些农书、医书、诗词和他自己的手札。

他不再穿官服,只穿最普通的棉布衣衫;不再处理任何公文,每日的事情,就是在庭院里散步,看看花草,和玉倾城聊聊天,或者坐在老槐树下,晒晒太阳,闭目养神。

他把王府的大部分田产,都分给了族中和附近的贫苦百姓,只留下一小片菜园,自己耕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