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英烈传人物 > 第387章 长宁三十一年春睢阳古墓起盗尘(第3页)

第387章 长宁三十一年春睢阳古墓起盗尘(第3页)

审讯异常顺利。

两名盗墓贼,一个叫赵三,一个叫李四,都是睢阳本地人,平日里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赵三曾在军中当过几年兵,偷学了制造和使用火药的方法,还知道梁孝王墓的大致位置;李四则认识几个“销赃”的渠道。

两人早就觊觎梁孝王墓的财宝,苦于没有机会。听说新太守上任,城中防备松懈,便趁机用偷来的火药,炸开了墓道,盗走了大量文物,打算卖了钱,远走高飞。

案情水落石出。

龙问天看着供词,眼中没有丝毫波澜。

他知道,该是“立威”的时候了——不仅是为了震慑宵小,更是为了回应睢阳百姓的期待,为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脉。

“判!”龙问天在公堂上,掷地有声。

“赵三、李四,盗掘千年古墓,盗窃文物,罪大恶极,依大唐律,判处斩立决,于芒砀山梁孝王墓前行刑,以儆效尤!”

“‘聚宝阁’掌柜,明知是赃物而收购,涉嫌销赃,判处杖责四十,流放一千里,没收全部家产!”

“守墓人,虽非主责,但失职渎职,杖责二十,罚俸半年,留职查看,戴罪立功!”

“所有被盗文物,悉数追回,由官府妥善保管,待日后修复墓室,重新入藏!”

判决一出,睢阳百姓拍手称快。

“好!龙太守英明!”

“就该这么严惩!看谁还敢动歪心思!”

“这才是龙将军的孙子!有魄力!”

行刑那日,芒砀山下,人山人海。

百姓们自发地前来观看,看着赵三、李四伏法,不少人朝着梁孝王墓的方向,磕头祭拜:“老主子,您安息吧,贼人已经伏法了!”

龙问天站在人群外,看着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斩了两个盗墓贼,追回了一批文物,只是治标。要想从根本上保护古墓和文物,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制度——比如加强对古墓的守卫,打击文物走私,甚至在百姓中普及“保护古物就是保护历史”的观念。

但他更知道,这个“严惩”的判决,意义重大。

它不仅告慰了历史,安抚了民心,更向睢阳百姓传递了一个信号:他龙问天,虽是新官,却绝不是好糊弄的;他会像祖父当年守护睢阳的安宁一样,守护睢阳的历史与尊严。

新篇初显:铁腕柔情续华章

梁孝王墓盗窃案,成了龙问天在睢阳“续写新篇章”的第一个注脚。

这个注脚,带着铁腕的锐利,也带着对文脉的敬畏。

案件结束后,龙问天没有停歇。

他奏请朝廷,拨款修复梁孝王墓,聘请专业的工匠,修补被炸的入口,加固墓道,复原受损的壁画;他下令在芒砀山设立专门的“护墓队”,由退伍老兵组成,定期巡逻,严禁任何人靠近;他还在睢阳城里,开设了一间“文物陈列室”,将追回的部分文物(复制品)展出,让百姓们近距离感受历史的魅力。

百姓们看着被修复的墓道口,看着巡逻的护墓队,看着陈列室里的文物,脸上的笑容,比以前更踏实了。

“龙太守不仅会抓贼,还会护着咱睢阳的老根啊。”

“这下好了,老祖宗的东西,能保住了。”

龙问天偶尔会去芒砀山看看,站在修复后的梁孝王墓前,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他想起了祖父龙天策的手札,里面有一句话:“治理地方,如栽树,需先固其根,再培其土,方能枝繁叶茂。”

睢阳的“根”,不仅在于肥沃的土地,便利的交通,更在于这延续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他知道,自己的“新篇章”,才刚刚写下开头。未来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可能是黄河的水患,可能是农田的歉收,可能是官场的积弊。

但他心中,已有了底气。

这份底气,来自于祖父传承给他的那份“为民”的初心,来自于睢阳百姓给予他的那份信任,更来自于他在梁孝王墓一案中,亲手铸就的那份“铁腕柔情”。

阳光透过芒砀山的树叶,洒在龙问天年轻的脸上,也洒在修复一新的古墓上,温暖而明亮。

属于睢阳的故事,属于龙问天的篇章,在历史的回响中,在百姓的期盼中,正朝着更深远的未来,缓缓铺展。而这篇章的每一个字,都将刻着“守护”与“传承”的印记,一如那座经历了千年风雨,却依旧矗立的梁孝王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