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几分隐痛,身上也有些低热,沈琅没和人提起,怕邵妈妈和金凤儿两个又大惊小怪地要去延请郎中。
他起得稍晚了些,今日抱月楼有一场“文会”,豫王今日也要亲来。
沈琅起来便催促厨下另外预备下了一套好酒好菜,以防豫王今日要在这里用饭。等客人们陆陆续续地到了,他便从一扇暗门进了那间放着古琴的雅致小室。
今日是豫王点的曲,先一首《长清》,后一首《楚歌》。
沈琅正抚弦时,室外茶厅里的宾客又争执了起来,还是为鞑靼屡次犯境的事,上京城里主战的官员仍然是少数。
如今国力衰微,若要正面迎敌,一要招兵、二要买马,武器、战甲、粮草,哪哪都需要银子。大宁朝算起来倒是有些散兵游勇,可是又没首将,兵微将寡,去了也是白白送死。
况且一旦在那些鞑靼面前露了怯,恐怕他们更要肆无忌惮地直攻进上京城。
这些人义愤填膺,声量一个比一个要高:“上京城若守不住,他们必然要往咱们东都退,可倘若那些鞑靼贪心不足,还欲吞下整个中原呢?”
“鞑靼如今还在试探,若是咱们大宁能派个强悍的将领去震一震,将那些鞑子吓退了,岂不是就相安无事了?”
“你说的轻易,如今大宁无一名将,兵部也是一群吃白饭的废物,派谁去,难道派你去?”
这些人一旦论辩起来,便有要挽袖动手的架势,只是碍于今日有豫王在,他们才勉强收敛了几分。
也因有他们的争执声遮掩,沈琅没能听见楼下的骚乱,外边那些争得面红耳赤的客人们自然也没有。
薛鸷是忽然闯进来的。
他一脚踹开茶厅门屏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噤了声。
随后便有几个人口中一面喊着“保驾”,一面挡在了豫王身前。
“刺客……”不知道是谁在说话,“怎么会有刺客闯进来?那些堂倌呢?”
薛鸷四顾一眼,没看见沈琅的人影,可他认出了他的琴音,还在天武寨时,薛鸷曾听他弹过几回。
他的耳朵对乐声其实并不敏锐,但当抚琴声从这间茶室内流泻出来时,薛鸷几乎是下意识地便认定了沈琅就在这里。
就在薛鸷晃神的功夫里,有个面上挂了彩的堂倌提着把刀追了上来,薛鸷转过身,抬起小臂顶着他喉管,将人重重钉到墙上,随后打掉他手里的刀,一脚将他踹翻在地。
琴声已经停了。
薛鸷终于看见了身后的毡帘,他揭开帘子,旋即一把扯下了琴前那人所戴的眼纱。
两双眼睛骤然对视,一人惊愕,另一人却显得格外复杂。
沈琅变了许多,但好像又没有。
那一身锦衣绣袍艳色逼人,薛鸷忽然感觉有一点头晕,心口被一种古怪的、巨大的失落感给占满了。
直到此刻他才恍然发现,沈琅此生最落魄的那段时日,大概就是被他给绑回天武寨里的那些日子。
他曾经给沈琅他所以为最好的,他当宝贝一样献给他的,在这个人眼里,或许从来都不值一提。
那些在山上的时日……薛鸷曾侥幸地以为他心底里至少也会对此有那么一丝一毫的留念,但在亲眼见到他的这一刻,薛鸷心里突然一下就没底了。
离开了薛鸷,他依然漂亮,依然锦衣玉服,身上穿戴的,甚至比从前更好了。
可反观他呢,新买的这件不合身的薄衫子,也在方才的打斗中被撕破了,脸上的那点污痕血迹显得他愈加狼狈。
没有人开口说话。
就在两人静默之时,外间的豫王也掀帘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好几个佩刀穿甲的侍卫。
豫王见他手里紧攥着沈琅的眼纱,也不说话,于是皱眉问:“你是何人
?”
薛鸷闻言转身,拳头又握紧了,沈琅看出了他的意图,忙道:“薛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