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就别拿党的纪律来吓我了,我还未成年,也不是党员,还没加入组织呢,这东西不给,反正你们已经有了一份,这一份我要自己留着。”
张真一是真有些不舍,这东西自己每一个字都灌注了不少的气力,遣词造句都极为认真,可以说是融合了老人所有的谈话内容和自己对后世经验的总结,每一篇评论都是亲笔写出来的,没有一个是打印的字迹,这可不是交给他们的复印本。
“那行,你不给我们也行,有一个条件,你要是能做到那我们立马就不提这件事。”
林卫民似乎早就料到这样,前面竟然是虚晃一招,这话音一落,少年便意识到自己只怕又掉陷阱里了,但是却没有主意了,自己这细胳膊细腿的,实在是拗不过大腿啊。
“您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
少年难得地痛快了一把,这倒是林卫民没有想到的。
“中央要求你在这件事后,写一本回忆录,把整个经过,都详细描写出来,而且不要添加任何的评论,要求实,这件事要在八月份之前做好,这件事中中央的首长特意交代的,你不仅要保密,还要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林卫民有些震惊自己接到的这个通知,但是手头上的中央办公室的通知的确是这么写的,连他都有些惊讶中央竟然会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做这件事情,他可是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的,不仅仅关系到首长这次南方之行的细节,更关乎到党在即将召开的大会上对指导思想修改的连续性问题,万一出了错误,那老首长的名誉将会受到重大损失。
“我答应了!”
张真一也没有料想到这样的任务竟然会落在自己的头上,但是对于他来说,这却是一次机会,能够得到这次机会是每个人都可遇不可求的,自己全程参与了这件事情,也亲自记录了整个谈话的始末,的确是一个极好的人选,而且自己的身份决定这本回忆录会是一个第三队伍的人士的定性,最为国内第一个大型工商企业的创始人和实际掌权者,自己的身份能够很好地诠释这个记录的意义。
随后便是沉默,张真一并没有问多余的事情,而是埋头便开始构思这个记录的结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既要把事情叙述完整,还要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凸显出老人的正确思想和高瞻远瞩的目光,可以说这是一个极重要的政治问题。
而随着夜幕渐渐退去后,新一天的朝阳再次落在深市的每一个角落里,整个深市的人民都期望那位令人敬仰的可亲和蔼的老人能够多在这里多呆上些时日,但是共和国前进的巨轮却不会停留脚步,他会把老人的目光带去更远的地方,会把老人的脚步延伸到同样需要的地方。
已经临近月末,这一天,一大群人早早地就等候在深市的通航口岸,早就等待在此处的海军舰艇军旗飘扬,鲜红的颜色极为醒目,来自粤州军区的快艇部队已经准备就绪,只等那位老人家的光临。
上午九时许,载着老人的车队准时出现在口岸上,一群等候在此的人赶忙迎了上去,不多时,便看到老人带着一群随行的人员,缓缓朝着快艇上走了过来,临行前跟前来送别的市领导们握手告别,随即便踏上了继续前行的步伐,走在临时搭建的码头通道上,老人忽然再次转过身来,眼里露出一丝殷切的期盼和难以掩饰的焦虑神色。
“你们要搞得再快一点!”
简单朴素的一句话,道出了老人家对整个特区的殷切希望,也说出来老人深埋在心底的担忧,你们搞得慢了,我们就发展的慢,改革开放的步子就会变慢,人民就会不支持。
“您的话我们一定谨记,我们一定会搞快点。”
市委的领导闻言赶忙喊道。
船头劈开波涛浪花,一路前行,微带着海腥味的微风迎面拂来,彷佛是送春,显得格外的清新,老人的到来就像一道暖风,吹暖了特区人民的心,在即将来到的大时代里,他们记下了老人的殷切叮咛,走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一路向南,引领着改革开放的潮流。
在接下来的数天时间里,张真一马不停蹄地随着老人不断走访南方省各个建设的地区,视察着一个个企业,记下了老人口中吐出的锦绣年华,也记下了带领共和国发展的宏伟蓝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一段段有力的论断,不仅仅敲醒了少年的浮躁,也振奋了国家的思想和灵魂,每一次播放老人的讲话,整个祖国大地上都会掀起一阵阵讨论的思想浪潮,人们渴望这位老人健康长寿,似乎只有他在撑着这片天,人们才会不断获取力量。
后来,人们忆起这段时光是,总是会唏嘘不已。
“记得在那个年代,每天晚上电视里播放XP同志在南方省的讲话内容时,我们都是特意回家收看,每次听到一半,就会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不已,激动之下,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跳起来,就这样一直站着听完了XP同志的讲话内容。
‘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等等,这些既实在,又精辟的话,让全国人民都听出了这位老人决心,也让大家感觉到了国家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第十五章华丽丽的风姿
从开始的声名鹊起到现在的家喻户晓,张真一就像在九十年代的天空里划过的一道光,绚丽、耀眼,满是稚嫩茸毛的脸上微带着一丝笑,神情自然,从容不迫,这是他官方的写照。
“恩,这个小家伙挺懂事的,不管是对我们老师,还是对同学,都很有礼貌,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几乎上全校的同学都在以他为榜样。”
这是皖南实验初中的老校长在面对来访的记者时说出的一番话,这让一旁的饶文娟有些愕然不已,暗自在心里揣测着。
“您老就别夸他了,那小子今年能考及格就不错了,您老是是没看到他欺负同学的时候,再说了全校同学以他为榜样那是为了去佳乐福买东西能打折好吧!”
初春的细雨点点滴滴,将停又起,缠绵的紧,让人暗自有些恼怒,却又显得无可奈何,这样的细雨沙沙最让人手足无措,临近春节的气氛越发地显得浓厚起来,虽然有些贫瘠,但是朴素了一辈子的中国人在这个传统的大节日里,仍旧变得欢欣鼓舞,四溢的笑容挂在脸上,好一副歌舞升平的大好年华。
老人的系列报道已经开展了小半个月的时间,现在已经转为央视某套节目后的常态化播出,随行的摄影师用一个个镜头记下了老人的点点滴滴,但是却并不包括那些为人所不知的细节,而这些东西都被少年无一例外地添加进了那本名为《您好,敬爱的xp同志》的回忆录里。
在这本渐渐看得到清晰主线的回忆录中,他描述了自己怎样去认识老人的一生,怎样去评论老人的思想,怎样被邀请到首都参加这个伟大的行程,并记录了每一个不能被写进镜头中的故事,人们将会看到一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亲切老人,他风趣幽默,有时有如同小孩般,他的胸怀博大犹如汪洋,包容万千的伟岸让人深深地折服,他的智慧灿若晨星,散发着惊人的光芒。
在贯穿这个二十世纪的生命长河里,老人为了祖国和人民,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如今作为国人心目中的信仰和力量的源泉,他依然健硕地守着自己的国家,恪守着那份伟大的信念,不会因为年岁的老去而渐渐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