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书店的奇遇
王争华回家后躺在床上,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刚才在书店的奇遇,他遇到了已经死去十几年的方琼丽啦。
难道琼丽根本就没死?她的死是个天大的骗局?不可能!因为,他听茹老师讲述了她的死;他在她房间的桌子上也看到了她镶在镜框中的遗像;也读到了她留给妈妈的那封遗书……真是不可思议啊!
今天早饭后,他骑自行车来到位于市中心的新华书店。礼拜天逛书店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啦,即使不买书,也喜欢去书店逛逛、看看、摸摸那些书籍,感受一下书店的氛围。
今天他又是第一个进书店的顾客,他一进书店就直奔文学图书跟前,然后挑书、看书,聚精会神,旁若无人。
看了会书后,眼睛有些涩涨,他便合上书,摘下眼镜,用手揉揉眼睛,缓解一下眼睛的疲劳。当他重新戴上眼镜的时候,发现在他旁边不远处的书架旁站着一位标致的少妇,她正在埋头聚精会神地看一本书。
少妇的侧影凸凹出的美丽弧线以及她沉静优雅的脸庞,使她显得气质高雅又端庄妩媚,她的存在深深吸引了他,他转过脸来看着少妇。
埋头看书的少妇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扭过脸来不经意地看了他一眼,并冲他淡然一笑,然后继续埋头看书。
他怔住了,这个少妇怎么很像已经死去十多年的方琼丽呢?这是怎么回事?他仔细看着她,她的长相确实酷似死去的方琼丽,像的分毫不差。天底下竟然有这么相像的两个人,不是常说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嘛,难道就能有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人吗?
他仔细观察着她,再没心思看书了,并借故在书架上找书往她跟前移动脚步。当移到她跟前时,少妇似乎察觉到了,又扭脸望了他一眼,并冲他嫣然一笑,然后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转身要走。
他马上说:“哎……请您等一下……”
“叫我吗?……”她停住脚步,回过脸来望着他,并又嫣然一笑。
“是叫您……”他有点口吃,感觉她回脸望人的表情和微笑就是方琼丽所独有的。
“有事吗?”少妇优雅地问他。
“没事……只是……感觉……咱们好像在哪见过?……”他有点激动。
“哦,是吗?”她歪了下头,优雅地把书捧在胸前。
“您贵姓?”他望了她一眼,迟疑了一下问。
“我姓方啊。”少妇平静地说。
“太巧了,我认识的一个姑娘也姓方,你的名字可以问问吗?”他谨慎地问。
“当然,我的名字叫琼丽。”她依然嫣然一笑。
“什么,你也叫琼丽?”
“是啊,琼浆玉液的琼,美丽的丽。”她郑重地点点头。
“天底下竟有这么巧合的事。”他惊讶地瞪大双眼,“对不起,您哪年生人?”
“1963年,属兔的。”
“在什么单位工作?”
“市实验中学。”
“哦,请原谅我的冒昧。”
“没关系。”她冲他摇摇头,转身去柜台交钱,然后拿着书出门走了。
他迅速把书放回到书架上,迅速转身跟出去。他见她骑上自行车走了,他也迅速骑上自行车悄然跟随她……到一个路口,亮红灯,她在前面停车,他也悄然在离她身后十几米的地方停车。左转弯的绿灯亮了后,她又骑车左拐,他又紧随其后。
结果当他追上她,想和她再说几句话的时候,竟然发现,她已经不是在书店见过的那位少妇啦,而变成了一张满脸皱褶的老太婆啦。他愕然又惊奇,他明明一步没拉地跟在她身后,怎么就变成另一个人了?不会是自己看走眼了吧?绝对不会啊,他几乎是目不转睛盯着她的,连眼都没敢眨一眨。
他相信自己没有把人跟丢,因为,她车子和衣服的颜色没有变,他与她始终保持着五、六米的距离,但是,车子和衣服颜色没变,而人却怎么变了模样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此刻,他从床上坐起身来,点燃一支烟,不再去想这个令他百思不解的问题啦。他打开组合音响,播放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一条大河》,以转移自己纷杂的思绪。
第二天,他给同学张艳红打了个电话:“艳红,你们市实验中学有个叫方琼丽的女老师吗?”
艳红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回事?”
“我昨天在新华书店碰上一个酷似方琼丽的人,她说在你们学校工作。”
“方琼丽?……好熟悉的名字呀!”艳红沉吟一下,在电话那头说。
“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个方琼丽,你忘了?你还帮她誊抄过小说稿呢,还给她买过20本世界名著呢。”
“她不是已经死了十多年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