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学哪些事情不能做 > 第1章 调入学校科研处(第1页)

第1章 调入学校科研处(第1页)

第1章:调入学校科研处

2000年那个初春时节,江城的樱花在料峭的寒风中顽强地绽放着。这一年,不仅是新旧世纪交替的重要节点,更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迎来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

彼时,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如同一股强大的洪流席卷着世界各国。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各国的高等教育都在积极探索和变革,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面对全球高等教育的竞争与合作,中国政府深刻认识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提升中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政府下定决心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涵盖了高校管理体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旨在为中国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为了达成这一宏伟目标,国家毅然决然地启动了高校合并重组的伟大工程。这一决策犹如一把利剑,直插国内高校存在的诸多顽疾:学科单一,宛如被束缚的鸟儿,难以展翅高飞;规模偏小,恰似小池塘中的鱼儿,难以掀起壮阔波澜;资源分散,如同散沙一般,难以汇聚成强大力量。

然而,国家深知,只有通过整合这些优势资源,才能铸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从而逐渐拉近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于是,一场波澜壮阔的高校合并重组浪潮席卷而来,江城的高校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

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许多学校闻风而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如探险家般勇敢地探索着合并的可能性。一些原本规模较小、学科单一的高校,犹如迷失在沙漠中的行者,渴望找到一片绿洲,与其他学校展开洽谈,期待通过合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如凤凰涅槃般重获新生。

在2000年那个金风送爽的秋天,我告别了工作长达十余年之久的母校科研处,满怀期待地踏入了这所刚刚由三所大学合并而成的江城科技大学的科研处。

这所新兴的大学,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散发着蓬勃的朝气与活力。然而,由于学校组建时间尚短,各项设施和资源都还在逐步完善之中,办公场所自然也显得有些局促。

学校的科研处被分散在不同的楼层,一部分科室在一楼,另一部分则在三楼。而我所归属的科研科,恰好位于三楼。

当我踏上三楼的楼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新环境的好奇与期待。这层楼的走廊显得有些狭窄,两边的办公室门紧闭着,透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推开科研科那扇掉漆的木门时,一股混合着旧纸张霉味与油墨的气息扑面而来。九月的阳光斜斜地打在办公桌上,给那摞半人高的规章制度镀上了层金边,可我盯着“项目经费审批流程“那行字看了足足三分钟,眼皮还是忍不住打架——那些宋体字像一群排不好队的蚂蚁,在我眼前东倒西歪。

身后的铁皮柜发出“吱呀“一声**,我转头看见王科长正踮着脚从顶层抽出个纸箱。他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后背洇出片汗渍,额前的碎发被汗珠黏在皮肤上。“这都是前几年的结项材料,“他把纸箱放在地上,灰尘在光柱里簌簌飘落,“三所学校合并时拉来的,光这柜子就塞了十二箱。“

我蹲下身翻看,最上面的档案袋边角已经发脆,1998年的项目申请书上还印着三个不同的校徽。钢笔字迹在岁月里晕开墨痕,有些表格里的复写纸已经泛黄成蜂蜜色。王科长忽然用肘部碰了碰我,指着窗台那台老式CRT显示器:“那系统是合并前开发的,输项目编号得按三次保存键,不然准丢数据。“

正说着,打印机突然“咔哒“响起来,吐出张新项目申报单。我刚要伸手去拿,王科长已经凑过去:“别急,先看申报单位那一栏。现在虽然合校了,但有些院系还沿用老代码。“他的指甲在纸面轻轻敲着,“就像这'081',其实是原来的化工学院,现在归到材料学部了。“

那天下午我试着登记第一个项目,在系统里输到第三行时,屏幕突然蓝屏。重启电脑的间隙,王科长搬来个小马扎坐在我旁边,从抽屉里翻出一本牛皮笔记本:“我给你画个流程图。“他的圆珠笔在纸上沙沙游走,把“查重““盲审““公示“这些节点画成串糖葫芦,“你看,就跟串珠子似的,漏一颗都不成。“

夕阳西沉时,我才发现办公桌上的文件不知不觉堆成了小山。窗外的法桐叶被风卷着掠过窗沿,王科长已经泡好了两杯茶,玻璃杯中浮着卷曲的茶叶。“慢慢来,“他把茶杯推过来,杯壁上凝着细密的水珠,“去年有个老师找1997年的结题报告,我们在仓库翻了三天才找着。现在理清楚了,以后就省事了。“

我望着柜子里那些贴着新标签的档案盒,忽然觉得那些调皮的符号好像慢慢站成了队。远处传来下课铃声,惊起几只停在窗台的麻雀,它们扑棱棱掠过档案柜顶,留下几片羽毛飘落在1998年的那份申请书上。

王科长拍着我的肩膀说:“鹿鸣老师,咱这科研管理工作,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要多学、多问、多跑。”

起初,我连科研项目申报的流程都搞不清楚。有一次,一位老教师拿着项目申报书来找我,问我几个表格该怎么填写。我盯着表格上的条目,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老教师见状,笑着说:“没事没事,我再去问问王科长。”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熟悉业务。

慢慢地,我开始能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工作了。比如给老师们发放项目申报通知,收集申报材料等。但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组织和管理科研项目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

那时候学校的科研项目很少,每年能争取到的市级以上项目寥寥无几。所以每当有项目申报的机会,大家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记得2002年有一个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学校里一下子炸开了锅。老师们都铆足了劲,白天在实验室忙实验,晚上就在办公室查资料、写申报书。

我负责收集和初审这些申报书。那段时间,我的办公室每天都人来人往。老师们拿着申报书来咨询,有的是关于研究内容的表述,有的是关于经费预算的编制。我耐心地一一解答,遇到自己也不确定的问题,就赶紧打电话请教上级部门的同志,或者和王科长一起商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