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接应
就在三千铁骑浩浩荡荡驶出京城,蹄声如雷、旌旗蔽空之际——
一骑快马,如同离弦之箭,自吏部侍郎李辰府邸那不起眼的后门悄无声息地疾驰而出。马上骑士作普通驿卒打扮,一身风尘仆仆的灰衣,头戴宽檐笠帽,刻意压低了面容。虽衣着寻常,但他身形挺拔,控辔之间显露出极其精湛的马术,尤其那双掩在笠帽阴影下的眼睛,锐利如鹰,时刻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他伏低身体,几乎与马背融为一体,巧妙地利用清晨尚未散尽的浓雾和街巷交错投下的阴影,一路穿行于京城错综复杂的巷道之间,灵活地避开主道与人群,悄无声息地向着北方疾驰而去。
他的怀中,紧贴胸口处,揣着一份无比紧要的密令——那是杨赐通过吏部侍郎李辰的秘密渠道发出的指令,薄薄的一纸文书,却仿佛重若千钧。
指令的目标清晰而急迫:立即前往京畿之外西北方向约八十里处的清河镇,设法联络并接应潜伏于该地的黑风大哥及其手下。命他们即刻启程,或尽快前往与北上的大队人马汇合,或迅速赶往指定的下一个秘密汇合点待命。
杨赐虽身居庙堂之高,却从未将全部信任寄托于皇宫那看似森严的守卫之上。
他深谙,那三千羽林铁骑固然雄壮,阵列如山,足以震慑寻常宵小,却未必能防住江湖中那些无孔不入的诡谲手段,更遑论那在暗处虎视眈眈、精于刺杀与奇袭的逐狼山庄。
他需要的是另一重保障——一群真正信得过、且深谙江湖路数、擅长应对各种阴私伎俩的自己人,能在光明正大的军阵之外,替他处理那些见不得光的威胁。
黑风和他手下那帮常年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弟兄们,正是执行此类任务的最佳人选。他们手段利落,背景复杂,且与杨赐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默契与利益牵连。
因此,这匹快驿,肩负重任,走的绝非三千铁骑旌旗招展的官道,而是一条更为隐秘、曲折,却可节省大量时间的捷径小路。
他的核心任务,便是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支浩浩荡荡、吸引了一切注意力的庞大队伍所牵引时,如同影子般悄无声息地完成关键信息的传递与隐秘力量的调动。
这正是杨赐深思熟虑后布下的一招暗棋,一记后手。
快马加鞭,风驰电掣!
那驿卒身形紧贴马背,宛若与坐骑融为一体,严格遵守着“换马不换人”的严令。
凭借着对这条隐秘路线的极致熟悉,以及吏部侍郎李辰所提供的、以紧急公务传递为绝佳掩护的特别通关文书,他如一道灰色的闪电,穿梭于官道小径、密林河谷,一路畅行无阻,所有关隘哨卡见此文书无不即刻放行。
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远非任何拖曳着辎重、需保持阵列的大规模队伍所能企及。马蹄踏碎尘土,日夜兼程,只为将那份关乎大局的密令尽快送达。
数日后,清河镇。
这座位于南北交通要道上的枢纽小镇,集市叫卖声嚣,车马穿梭不息。黑风寨引发的动荡已然过去,官府贴出的海捕文书也渐渐被风雨侵蚀褪色,但镇民们茶余饭后,依旧会压低了声音,既惊且畏地谈论起那晚如同神兵天降、于重重围困中救走宅叔的神秘侠客,以及那一声震慑心魄、不似凡间应有的异兽咆哮。
而在镇郊,一处竹林掩映、看似寻常的农家院落里,正藏着这场风波的核心。
黑风带着两名伤势已大致痊愈、眼神愈发锐利精悍的手下,以及被他们拼死救回的宅叔及其惊魂未定的家小,在此低调隐居。他们深居简出,极少露面,日常所需皆由可靠之人秘密送入,如同潜龙在渊,耐心等待着与杨赐约定的一个月期限到来,同时也时刻保持着最高警惕,留意着院墙之外的任何风吹草动,以防追兵或新的危机悄然临近。
这天午后,阳光斜照,院中竹影斑驳,一片静谧中,院门忽然被有节奏地轻轻叩响——三长两短,正是约定的信号。
黑风那只独眼骤然睁开,寒光凛冽,抬手向屋内两名手下打了个戒备的手势。他自己则如猎豹般悄无声息地贴近门边,浑身肌肉绷紧,沉声低喝:“谁?”
“风雨夜归人。”门外传来一个沙哑而疲惫,却异常清晰的声音,正是杨赐当初约定的暗号前半句。
“何处觅香尘。”黑风心中猛地一热,毫不犹豫地对出下半句,一把拉开门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