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钢铁厂废墟上,刘岗踢开生锈的槽钢,脚下扬起的粉尘中闪烁着微小的金属颗粒。"邻镇赤铁矿的铁品位
25%,硫含量
1。2%,"
他将矿石标本递给林浩,"需要设计浮选
-
磁选联合流程。"
林浩展开手绘的选矿流程图,3d
打印的磁选机模型在阳光下泛着哑光。"改装汽车发电机提供
0。3t
磁场,"
他用游标卡尺测量模型尺寸,"浮选槽容积
10m3,充气量
0。3m3min。"
吴玉在临时搭建的实验室里电解电路板蚀刻液。直流电源输出
20a
电流,烧杯中硫酸铜溶液逐渐澄清。"阴极铜纯度
99。6%,"
她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但含有
0。1%
的铁杂质。"
三天后,磁选厂试车现场。李建国带领的工匠团队用传统夯土技术加固地基,林浩的技术组调试着改装的磁辊。当矿浆以
1。2ms
流速通过磁场时,铁精矿吸附量达到设计值的
92%。
"这铁精矿的磁性率
68%,"
李建国用磁铁测试矿样,"比当年俺们用磁石找矿强百倍。"
他的解放鞋踩过沉淀池的青砖,"就是这灰浆配比还得再调调。"
钢铁熔炼在改造的水泥厂窑炉中进行。刘岗监控着热电偶读数,1250c的高温使窑壁的耐火砖泛着暗红色。"碳氧反应剧烈,"
他对司炉工说,"开启氧气喷枪助燃。"
第一炉钢水注入模具时,吴玉用便携式直读光谱仪检测:"碳
0。45%,硅
0。25%,锰
0。6%。"
她将检测结果刻在钢板上,"符合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