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头的几天,江云苓也每天跟着霍青到城里出摊。
他的摊位虽不似霍青的猪肉摊那般是固定摊位,因他去得早,每次都能占到差不多同一处地方,日子久了,城里的食客们也就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他了。
南乳焖肉的生意依旧红火,只是江云苓每次做的量不像秋社那么多了。
只因霍青一般每日就只杀一头猪,他最多也只能取两只猪蹄肘和七八斤的排骨,其余的还要拿去卖呢。
秋社那日以后,南乳这种东西在县城里也算是小范围的传扬开来。
一些在秋社那日买到了南乳的,这会儿已经用它在家炒过菜了,那滋味自不必说,吃的好吃,还自发的家里的亲戚好友炫耀两句。
不过运气好抢到南乳的人到底没多少。
江云苓一共就拿了十二斤南乳道城里去卖,就是按照半斤半斤的买,一共也就才二十四个人呢,对于诺大的县城来说,简直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好在,没买到南乳的还能直接去买南乳焖肉吃。
人小哥儿的摊子就在城里摆着呢,你不去?
高低得去尝尝这所谓南乳炖出来的肉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吧?反正一斤蹄肘十来文,排骨二十几文的,也不算贵,县城里有的是有钱的人家。
实在不行,买块大骨头啃啃也成。
于是,每日来江云苓的摊子前买肉的有他瞧着眼生的客人,也有吃过觉得味道好吃,再回头的熟客。
甚至还有坐着轿子来的,当然,这些有钱人家的小姐哥儿自然是不会自己亲自下轿来的,多是遣着家里的仆人来买,买的也大多是排骨。
人家嫌蹄子污糟,吃起来也不雅致。
江云苓倒是无所谓的。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每日拿来集子上的肉都能卖光就成了。
再说,也不是所有有钱人家都不爱吃蹄肘的。
他就有碰见过一些大户人家派了家里的管家来,一次性把两只蹄肘全部给包圆了的。
总而言之,江云苓的生意好的很,他每日辰时不到就跟着霍青从家里到镇上去支摊,最多一个时辰就能把带去的肉卖光。
而且因为他的生意好,连带着霍青的肉摊子的名声也渐渐的扬了出去,好些人都知道了,霍青就是城里那个卖南乳小哥儿的相公,左右家里平时也是要买肉的,不如就去霍青的摊子上买的了。
于是,这么一来二去的,霍青每日卖肉的速度也变快了许多,他也不傻,趁着这个机会,每日多杀一头猪,而这几日,两头猪的猪肉都能赶在下午申时之前卖出去。
看的他隔壁的秦屠户羡慕的是直拍大腿:“哎呦,我怎么就没能娶到个这么贤惠的婆娘!”
霍青也不谦虚,朗笑一声,道:“谢谢秦大哥夸奖了,不过我夫郎确实很好!”
这话说完,秦屠户更酸了,然而也没得办法,人家夫郎有本事,有手艺,这青小子也是踏实肯干的人,这钱是合该人家家里赚的。
不过家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相应的,江云苓也比之前更累了。
他卖熟肉卖的比霍青快,通常巳时之前怎么都能卖光了,而霍青守着摊子有时候得等到下午申时。
家里还有好些活儿要干呢,于是江云苓也等不了霍青收摊了,自己的东西卖完就要先回家。
夫夫俩每天一块儿来,却不是一块走,骡车得给霍青收摊以后去收猪用,于是江云苓只能自己走着回家。
走了两回以后,霍青觉得夫郎每日要走那么远的路累的慌,于是便在城里给他叫了辆牛车送他回去。
一趟五文钱,总比靠一双脚走路好,夫郎不比他,皮糙肉厚的,他也不舍的江云苓吃这般的苦。
但这还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江云苓每日回到家以后还有不少活儿等着干,喂家里的禽畜,扫洒院子、洗衣裳、做饭,而且每日下午等霍青收完猪回来以后,他还的赶紧把第二天的猪蹄和排骨给炖上。
就算是打草、劈柴等等活儿可以等他回家以后才干,但江云苓仍要承担不少。
这时候就能先出家里人多的好处了,要是上头有个公婆或是兄弟姐妹的,这些活儿起码也能给分担一下。
有好几回,霍青起床的时候都看见夫郎坐在炕上打着哈欠揉眼睛的模样。
霍青心疼的紧,于是便不让江云苓这么每日的跟着他往县城跑了。
江云苓一开始还觉得这样不太好,南乳的生意才刚打出去,却被霍青按回了炕上,道:“没什么不好的。你隔上几日才去一趟,城里的人想吃吃不到,下次你再去的时候生意才会更好,不然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得吃腻味。”
闻言,江云苓的神情有些懵:“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