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后,天气凉爽了不少。
山林间不时飘落几片黄叶,几只花栗松鼠从枝头间窜货,毛茸茸的大尾巴在身后甩来甩去,两边的腮帮子塞得鼓囊囊的。
入秋了,连松鼠都开始往窝里囤过冬的存粮了。
虽说如今秋稻还没到收的时候,可地里的事儿却是一点也不少。
豆子,玉米,都差不多是这个时候收的。最近这几日,江云苓上午要干家里的活儿,下午还要跟霍青一起下地去拔豆杆儿,掰玉米棒子。
成熟的豆荚表皮是褐黄色的,豆荚饱满停止,用手一捏却很脆,得趁着这段时间赶紧收了,要不太阳一晒,豆荚还会爆开,豆子掉到地上就不好捡了。
幸而半亩地的大豆和半亩地的玉米都不算太多,江云苓和霍青一块儿干了几天,总算把这些东西都拾掇的差不多了。
大豆和玉米收回来也得晾晒,东西多的家里一个前院都晒不下了,江云苓只得把大豆装在竹匾上,拿了梯子爬到屋顶上去晒。
一直到今日,江云苓总算逮到了些空闲,于是便和霍长宁说好了,一块儿上山来挖野菜,顺便看看能不能采到些山货。
秋收重要,可给家里囤积口粮过冬也同样重要。
人面对寒冬总是敬畏的,去年冬日里那衣食紧缺的日子还历历在目。
但去年那是不得已,于是今年,趁着如今时间离入冬的还长,江云苓便总想往家里多囤些口粮。
今日天气很好,秋高气爽,天空湛蓝湛蓝的,只偶尔才飘来几片云絮。
今天是专门上山来采山货来的,秋日里本来就是个丰收的季节,两人估摸着这一趟上山能采回来不少呢,于是专门从家里背了个大竹筐。
金点儿走在江云苓的旁边。
在山里走,他们两个小哥儿,还是带上狗比较好,再加上这些日子因为家里的农活繁重,金点儿也常常被拘在家里帮着看家或是看守院子里晒着的秋货,想来也是憋坏了,于是江云苓今天也算带着它出门放放风。
金点儿如今已经彻底长成大狗了,养的好,一身毛发油光水亮的,四肢修长健壮,这么看着颇有几分威风凛凛的样子,有它在,江云苓和霍长宁都觉得安心多了。
两人一路走,视线一路四处搜寻着。
忽然,霍长宁发现了什么,目光微亮,朝着一处走去:“苓哥哥,快来,这里有几串刺玫。”
闻言,江云苓也朝着那边走了过去。
刺玫果通常在秋天成熟,成熟的刺玫是红色的,外表看起来像个小灯笼一样,但果子的外皮上却有一层细细软软的小刺,吃起来味道酸酸甜甜的,汁水充盈,好吃得很。
刺玫好吃,但却是他们这儿山里不太常见的一种野果,因而发现了几串刺玫,两个人都挺高兴的。
除了果实有一层细小的刺,刺玫的树枝上也有一层尖刺,摘的时候的小心一些。
这颗刺玫明显之前已经被人摘过一些了,如今枝头留下的估摸着是刚成熟的,是以也没多少,只有五六颗。
前山上经常有人来,果子被人摘过也是很正常的,剩下这五六颗,就当是他们的零嘴了。
霍长宁把枝头剩下的刺玫都给摘了下来,和江云苓一人几个分了。
用牙齿咬破一颗,酸甜的汁水在嘴里爆开,霍长宁忍不住弯了弯眼。
一共就两三颗,没两口就吃完了,江云苓笑道:“看来今天我们的运气不错。”
霍长宁也笑着点了点头。
吃刺玫果,两个小哥儿继续往前头走。
除了刺玫以外,秋日山里成熟的野果还有很多,像是山楂、山捻子、野葡萄等等,都是这个时候的,而野核桃、野柿子还有野梨等等的就还得再晚一些,得到九月时才会成熟多起来呢。
这一趟上山本来就是为了来捡山货的,于是两人一路走一路摘,无论看到什么都不放过。
反正就算他们不摘,叫旁人看到了也一样会摘了去,且要是果子熟了不摘,没两日就得烂在地里,要么便是便宜了山里的鸟雀。
好在秋日里,这些野果子都成熟的快,他们今日摘了,过两日又会又熟了的,也不必担心一座大山叫他们薅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