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着一口气从家里一路跑过来,远远的就霍青瞧见山边那颗大槐树下两个人的身影。
小哥儿一如既往的清秀温和,而站在的他旁边的男人同样容貌出众,清隽的眉目,一身烟灰色的长袍讲究又干净,一瞧便同他们乡下的泥腿子不一样。
不知道两人说了什么,江云苓忽然勾起唇笑了一下。瞧着这一幕,霍青恍然间竟觉得两个人看起来是相配的。
然而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他很快回过神来,又暗自咬了咬牙。
什么配不配的!若这姓徐的当真是个有用的,当初也不会让小哥儿一个人那么远从嘉陵过来找他了!
离得太远,他听不清楚两个人在说些什么,只能听见从风中隐隐约约的飘来的几个模糊的词语,如“成亲”,“夫君”,“回嘉陵”什么的。
又想起霍文说的,姓徐的对苓哥儿有意,苓哥儿不知会不会同他走。
霍青的心先是一紧,而后又是一空。几句模糊的话语已经足够他的脑中拼出许多场景来。
苓哥儿是在同他议亲吗?他会跟着姓徐的离开吗?
想到这儿,霍青便忍不住焦躁起来,醋意翻涌的同时,他心里又多了几分不甘和委屈。
可明明,小哥儿同他是有婚约的。
各种情绪上头时,霍青已经全然忘了当初明明是他先对小哥儿说这门亲事作废,日后有机会再另行给他相看的,关于手里银钱的顾虑也都消失的一干二净,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苓哥儿是他还没过门的夫郎,怎能跟着旁人走。
想到这儿,霍青脚下的步子奔的更疾,生怕跑的慢一步便迟了。
终于来到近前,他一把便攥住了小哥儿的手。
霍青:“不是说好要给我当夫郎的吗?又和别人议什么亲?”
——
和煦的春风拂过林间,树叶也发出了柔和的“沙沙沙”的声音。
几只山雀收拢翅膀落在老槐树的树枝上,先是用尖尖的喙梳理了一下身上的羽毛,而后歪了歪头,看着树底下不说话的三个人,漆黑的豆豆眼里仿佛能看出其中的疑惑。
对于霍青的忽然出现,江云苓和徐景和都显得十分意外。
两个人一时都愣住了,而等反应过来霍青说了什么以后,江云苓一张脸“唰”的一下就红了。
知道他是误会了,又到底是个小哥儿,脸皮薄,于是江云苓红着脸,被霍青握住的手腕微微挣了一下,讷讷道:“霍大哥,你误会了,先放开我。”
然而霍青却没有放手,反而将他握的更紧了些。
他也没有去看徐景和,只看着面前的小哥儿,心里的情意再也藏不住,胸口还有微喘,却直接又认真道:“苓哥儿,我喜欢你,想娶你做我的夫郎,以后我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不要走。”
乡下的汉子,娶妻生子都是为了过日子,每天地里的活儿都干不完了,哪儿有那么多时间去想情情爱爱的事儿。
霍青也是如此,他生于乡野,长于乡野,书上那些花里胡哨的情话他不会说,有的只是对自己心里最简单又直白的宣告。
两人之间本就只隔着一张窗户纸,如今这层窗户纸被霍青这样直白的捅破,江云苓心里升起欢喜的同时,脸也更红了,连一双白玉般的耳朵都染上了一抹霞色,眼睫直颤。
而另一边,徐景和先是被霍青一番话震了一下,回过神以后上下打量了霍青几眼,又去看江云苓。
然而这一看,他的眼中不禁划过一抹黯然。
只这一眼,便足够叫他明白苓哥儿的心意了。
两个男人站在他的面前,他的反应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对着自己时,苓哥儿虽然也高兴,但是那是如见兄长一般的开心和自在,而霍青来了以后,苓哥儿的脸却一下就红了,从他眼里露出的那抹羞涩和娇怯之色,是他从未见过的。
他知道,苓哥儿的心里是有这个男人的。
那头,霍青不愿放手,江云苓咬了咬唇,看向徐景和:“徐大哥,不如,不如你今日先回县城去?等过两日,我再。。。。。。”
话还没说完,便见徐景和点了点头,语气间难掩失落,却道:“我明白。苓哥儿,今日我便先回去了,我还要再县城里多住个十来日,等过几日,我再来村里看你。”
知道江云苓和霍青还有话要说,也明白小哥儿的心里已经有人了,徐景和心中虽然酸涩,却也尊重并维持着体面,同江云苓道了一声,而后便失落的离开。
直到看着徐景和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村头,霍青这才松了一口气,有种危机暂时过去之感,然而一转头,却见小哥儿正看着他。
虽然今年已经二十了,村里同他那么大的汉子大多都已经当爹了,然而情这一字于霍青而言却是初尝。
方才他对小哥儿说的那些话是在徐景和的刺激下自然而然的吐露,而这会人走了,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时,霍青又有些无措起来。
头一次这样直白的向人坦陈心意,让他觉得有些不自在,耳朵也有些微红,幸而有古铜色的皮肤替他遮掩了几分。
张了张唇,他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如何说,有点恼恨这张笨拙的嘴,心里闷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