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魏王有些不高兴地睁开眼,来人,正是龙阳君景田。
魏王立马坐直了身子,面带笑容地问道:“龙阳君此来,所为何事?”
龙阳君景田的脸上微微带着一丝愁容,仿佛是一个受了委屈无处诉说的怨妇。刚从温柔乡中醒来的魏王,一瞬间再次失了神。
“大王!您为何会擅自决定,宣称公子假为霸星,这可是同时犯了赵国和秦国的大讳啊!”龙阳君带着几分焦急地问道。
龙阳君的声音不小,斥责魏王之意已经很明显了。若是寻常大臣,别说是斥责了,就是声音稍微大点。惹了魏王不快,以魏王那狭隘的心胸,降官是小事,说不定还有可能掉脑袋。
可是,魏王面对龙阳君的斥责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反而是乐呵呵地笑着说道:“龙阳君无扰,相国和寡人说过了,秦国如今主弱臣强,不足为虑。至于赵国,哼哼,寡人不去找他们麻烦他们就该偷着乐了!”
龙阳君心中一乐,魏王居然自己将公孙翼那老狐狸卖了,倒也省得自己再花一番功夫将话题往公孙翼身上引了。
“大王,您糊涂啊!您知道秦国主弱臣强,难道赵王就不知道吗?赵王当初力排众议,立下太子,怎么可能就轻易地将这霸星的名声送给咱们魏国啊!”龙阳君的语气不由得“焦急”了起来。
魏王挥挥手,毫不在意地说道:“怕什么?他赵国如今也不过就二十来万的可战之兵,就算没了秦国的威胁,满打满算,能调用的也不过就十万而已。”
“哎。”龙阳君故意叹了一口气,继续“苦口婆心”地说道:“赵国如今只有匈奴与燕国两面之敌。可我们魏国却是地处中原,四面皆敌,能动用的武卒又能有多少?”
“呃。”魏国承平多年,唯一的一次大战便是八年前信陵君夺了兵权支援赵国。如今,就是魏王自己也不清楚,能够动用的可战之兵有多少。
但是,魏王喜好面子,也不肯轻易松口,继续狡辩道:“就算赵国来了十万之兵,我泱泱大魏,难不成连几万人都拼凑不出来?”
“大王……”还没等龙阳君继续开口,一声尖锐急躁的声音忽然从门外叫了起来:“大王!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嘭!”
接着,就听见一个人连滚带爬地冲进了魏王的寝宫之中。
“混账,毛毛躁躁成何体统!”魏王见那来通报的太监衣衫不整的样子,顿时大喝道。魏王能够容忍龙阳君,可不代表他会容忍其他人。
魏国百余年前,正直国力最为强盛的时候,自诩继承了周朝的火德,乃是正统。所以,历来魏国君臣格外注重礼节。
那失节的小太监连忙整整衣冠,哆嗦着说道:“大……大王,邺郡八百里加……加急。赵……赵国今日开始四处筹粮,恐有……恐有……”
小太监声音越说越低,直到最后小的如同蚊子一般。
魏王的脸色也变得铁青,先前自己还在景田面前蔑视赵国,转眼,赵国已经开始调动粮草了。向来重视面子的魏王,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呵呵。”龙阳君心中轻轻一笑,此等重要消息,居然是由邺郡斥候发出,看来魏国的武卫在北部的损失真的很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孙翼啊,公孙翼,这次谁都保不住你了……”
ps:今天看了下书评,有位读者指出了“大儒鬼谷子”这点错误。关于这个,可能是作者笔误没注意到,希望有知道的读者大大提醒一下在哪一章。
第一百零九章 赢子楚的野心
兵家讲究冬日止戈,严寒的冬日确实不利于士兵作战。更重要的是,冬日一旦下雪,道路泥泞,粮食运输不便就会动摇军心。
所以,虽然赵国已经开始筹粮了,但是,想要真正开打,起码还要等到开春之后。
魏国朝堂上,因为赵国的举动一下子闹翻了天。魏国不似赵国,赵国地处偏北,民风彪悍。对于即将而来的战争,大多数的魏国大臣都是极为恐惧排斥的。
为此,惹来祸端的相国公孙翼在龙阳君和信陵君的默契配合下,一下子成了众臣攻讦的对象。可谓,无不堪言啊。
赵魏两国开始不断地抽调兵力,筹备粮食,并不算多长的边境线上,到处都可以闻到火药味。双方的游骑斥候也不断接触,每一天,都有死亡。
赵魏即将而来的大战,无疑吸引了其他诸侯的目光。秦国新君赢柱反而被一众诸侯所遗忘了。
“吱!”
沉重的大门被缓缓打开,华阳夫人端着一碗药汤,缓缓走入屋内。
“咳咳!”坐在上首的秦王赢柱头也未抬,继续批阅着手中的奏折。自从先王嬴稷死后,相国范雎第二天便辞官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如同雪花般的各地奏折了。没有了相国的帮助,赢柱原本就极差的身体,在这两天更是急剧恶化。
“大王,该喝药了……”华阳夫人不知何时走到赢柱的身边,温柔地说道。
“嗯。”沙哑的声音,从赢柱那干枯的嗓子中响起,“还是那个叫吕不韦的人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