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李怀节的批评,顾涛并没有慌张,也没有着急解释。
他身体前倾,认真地请教道:“领导,您是指‘纲要’这个词用的不妥当吗?”
在看到李怀节点头确认之后,顾涛接着解释道:“我们选这个词的本意,就是在突出这份文件的指导性、不可变化的属性。
很显然,各个县区的具体情况,和我们调查得来的数据一定会有所出入。
所以,当他们拿到这份发展计划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怎么完成文件上的任务部署,而是想着怎么修改政策。
现在,这份文件被冠上‘纲要’一词之后,想更改任务部署就要认真考虑值不值得的问题了。
因为他们要是真敢修改,那就是在犯政策错误,是要被追究行政责任的。
当然,我们只是从行政效益、履行完整度这两方面考虑的。
肯定有不当的地方,还请您指点!”
顾涛的这个说法成立吗?
当然成立!
好经念歪了的事情,多了去啦,数不胜数。
但,这个理由在这里不成立。
因为这份文件到现在还只是个雏形,距离最终版本还有三大步骤要走。
第一个步骤,是李怀节要召集各个县区的分管领导,征集他们的意见建议;
第二个步骤,在走完第一个步骤之后,这份文件要上市政府党组会讨论通过;
第三个步骤,在市政府党组会上讨论通过之后,因为投入资金已经超过3亿元这根红线,属于“三重一大”事项,必须上市常委会进行讨论通过。
只有走完这三步,才是定稿行文施行阶段。
这三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修改的可能性。所以,如果用“纲要”这个词,就会严重削弱这份文件的严肃性。
考虑到这一点,李怀节虽然承认顾涛和林深的担忧很有道理,但他还摇头说道:“是否要用‘纲要’这个词,我会在市委常委会上提出来,由市委来决定!
目前,还是用‘规划’、‘计划’这类的中性词要严肃一些。
这份文件内容很好,可以直接拿来在县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会上,供各个县区的领导讨论。
接下来,你要会同林深同志,把县区领导大会组织准备起来。
你知道的,我们的时间很紧张。
我只有一个要求,现在草拟的这份文件,必须要在今年的12月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到每个县区。”
面对李怀节这种以结果为导向,倒逼进度的领导,顾涛很清楚,自己必须要非常忙才行。
但是,这种忙让顾涛的内心非常踏实。
顾涛很清楚,只要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得到李怀节的认可,他是一定不会埋没自己的。
而且,从今天李怀节的谈吐来看,自己去将军县当副书记应该是没机会了。
但是,一个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的职务是板上钉钉的事。
自己一名普通的副处级副主任,下到县区能有一个常委身份,其实算得上是进步了。
一般来说,像自己这个办公室副主任下放县区,能争取到一名普通的副县长、副区长,就算是结构性进步了。
现在,自己居然能成为县委常委,这当然是一次不小的进步了!
这也让顾涛更有干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