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再世为皇剧透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殿下请讲。”方静玄一贯敛眉,垂下眼。

“孤打算让文熙旧臣,连同成王、惠王,一同戍守西海。”北宫棣慢慢道。

这正是他思忱良久,计算得失,方才做下的决定。成王惠王,乃是文熙帝的两个弟弟,一个十三、一个十五。而那些原先被他屠戮一空的文熙旧臣们,也不能杀了了事,毕竟北宫棣心中还是颇为欣赏那些人的铮铮铁骨的。

然而北宫棣更不可能把他们留在中土,给自己增添麻烦。何况若真留下了他们,别说自家旧臣,就是那些投奔而来的新文人们也会激烈反对,弄成分崩离析的朝局。

杀了舍不得,留又不能留,便只能流放。不过戍守西海,与其说是戴罪立功,不如说是自生自灭,毕竟那里岛国众多,蛮人无数,不是教化之地。更何况,北宫棣盘算着征服世界,自然还有后着。

然而方静玄闻言却浑身一颤,激动异常道:“此言当真?在下……叩谢殿下。”

北宫棣一愣,脸色随即精彩了起来。想必方静玄是以为,自己会放他一同去西海。他冷笑一声,道:“孝甫,至于你,还是留下罢!”

方静玄脸色一变:“殿下!”

北宫棣神色冷漠,道:“北宫黎冰的幼子尚两岁,出海的话,未免显得孤不仁!不如和先生一同留在国内,而北宫焰也尚需人教导。”

闻言方静玄惨然坐地,直视着北宫棣,北宫棣却故意看着他处,脸上挂着一丝讥笑。方静玄沉默不语,殿中的气氛一时有些僵持。就在此时,门口传来布宁的声音:“殿下,刘大人求见。”

“进来罢。”北宫棣淡淡道。方静玄低着头,怔怔着告退离开了大殿。待跨出了宫门,他忽得想起来,北宫棣不知是有意无意,竟然忘了收回那块留在身边的玉牌。他不由得掏出羊脂玉,一个“燕”字古篆刻于其上,明暗的灯火下分外触目惊心。

西海是什么样的地方呢?《天地志》记载:“西漠抵海,外流岛繁及不可胜数,地荒甚罕雨。”换话句话说,那就是一个极其蛮荒之处,是中土之人眼中的“不毛之地”。然而西海上岛屿众多,虽然因为大漠阻隔的关系,和中土的交流大为不便,但是其上的土著之人却也占地为王,各有根结。

如今大晋内部通用的地图上,只有寥寥关于西海的描绘,甚至在后世待过的北宫棣的眼中看来,是极为不准确的。北宫棣却深深知道,那一块如今中土诸人不甚在意,也无可奈何的海洋,是怎样广阔,又是代表着怎样无可限量的未来。矿藏,运输,军事……这些将会成为极为关键的国家优势,北宫棣自然怎么也不肯放着宝山而置之不理了。

第四章 发配成仁德

“吱呀”一声,随着门的打开,一丝光影透了进来,这是一处不知名的暗室,地上铺着厚厚的杂草。坐在上面的一人闻声抬起头来,只见他虽然发髻散乱狼狈,神色间却一片冷漠与桀骜。两个身着鱼服,身侧佩刀之人拿出钥匙,打开了他脚边的镣铐,将他扶起,正待押出。那人却冷笑一声,挣开了他们的双手,道:“不必押着,我李桓宗自可行走。”

出了院子来到一处侧厅,一阵沉默的梳洗更衣后,李桓宗与身后紧紧随从看押着他的二人上了一辆小马车。一路上,他闭着双目,一副对周遭毫不理睬、漠不关心的样子。待得马车停下,他方才睁眼,下车后,抬头只见一块额匾高悬,三个大字龙飞凤舞,引人注目。此处正是京师赫赫有名的“白景堂”。

白景堂乃是京师数一数二的酒楼,王侯将相宴请会客之时,选择此地的大有人在。而白景堂有这般欣荣之色,皆因这经营之人和当朝皇室北宫家渊源匪浅,乃至晋太‖祖北宫鎏亲笔书下的额匾,悬挂在这正门之前。

就在这个夏日的午后,白景堂的杨秋阁中忽然来了一群不同寻常的客人。客人不多,不过区区二十三位。他们或者脸色如冰沉默着,或者桀骜不已得散漫姿态,或者干脆斜眉怒视着坐在座位上首,一个兀自酌饮的人。然而,这些来客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北宫棣“清君侧”的檄文中列出的“奸臣”名单中的一员。

穿过长廊回院,李桓宗踏进了房中,微微一扫,只见大理寺卿焦亚元、兵部尚书兴正候杨忠、户部尚书常文许、翰林院编修容桑、驸马许由……李桓宗突然眯起眼睛,不由洪声冷笑道:“今天什么风竟把柳元侍郎大人给吹来了?”

柳元正是北宫棣攻入京城后,率先降了燕王的一批臣子之一,原本官居从三品礼部侍郎。他却自顾自低着头,像是没有听到李桓宗说的话一般。李桓宗不由看向柳元左侧座位上首另一侧,对着脸色苍白,低头呆坐着的方静玄拱了拱手,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

这般又陆陆续续来了七八个人,半晌后,陈夏阳带着两个随侍进入了庭中。他坐在上首的一个位子上,不顾众人神色各异的目光,咳嗽一声道:“人来的差不多了,用膳吧。孝甫,在下敬你一杯。”当下开动筷子,一旁不断有侍女向各桌呈上菜肴。

陈夏阳吃得欢,但是其余这些逆臣们却不这么想,甚至食而无味,无法下箸的大有人在。但是,碍于文人的面子与礼法,又不得不装出一副坦然的模样。只是桌子上的酒却没多少人去动它。众人暗中往来暗示着,然而陈夏阳却丝毫口风不露,既不说是为什么,又不说吃完后等待众人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好不容易,众人才从柳元无意中透出的消息知道,这一切与上头的“方静玄”大有关联。众人不由仔细打量着这位同门,这才发现,方静玄脸上流露出的痛苦与茫然之色,更夹杂着目光闪失之间的一丝无法明辨的神色。

用膳的人心头各异,只有少数与方静玄熟识之人,看出了一丝不同寻常之处。然而他们尚未来得及询问,就被陈夏阳的劝酒给打断了。

酒足饭饱之后,终于有人抓住了机会问道:“方先生,不知昨夜景心殿中何状?”

方静玄的脸上更加痛苦,他抿了抿嘴,却说不出什么。

就在此时,门却忽然被推开了,北宫棣带着一众侍从扬长而入。众人中本有张口欲斥的,然而却纷纷在北宫棣似笑非笑的冰冷一瞥中一滞,卡到嘴边却说不出话来。北宫棣进了庭中,大步坐上了那张始终空着的主位,右手微微在台子上敲击着,目光逡巡过四周,既有人不屑避开,也有人怒而视之,最终他的目光落回了始终低着头的方静玄身上。

就在这气氛微微凝滞的时刻,北宫棣微微一笑,众人心中不由微寒,只听他悠悠道:“在座的都是文熙旧臣,彼此也都相熟。然而尔等身为臣子,却欺君罔上,扰乱圣听,害得文熙帝自焚而崩。国丧主,为不忠,君死臣,为不孝。不忠不孝,更犯下滔天罪孽。尔等死不足惜!”

“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的社稷不可荒废。”北宫棣却是话风一转,“顾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杀戮,孤可恕你们不死。西海正需教化,不如你们诸人随着皇侄——成王、惠王,戴罪立功去罢。至于方先生,留下教导文熙帝的嫡子,朕不日封他为恭王。”

此言一出,满堂寂静。众人皆是面面相觑,暗生疑窦,均被北宫棣突如其来的言语打晕了头脑。

本来众人是想着必是免不了一死,便做以身殉国,死亦无憾。未曾想被关押这么多日后,这件处处透着诡异的事情,却是这般定论。杀神王爷北宫棣何时转了性子?向来眦睚必报的北宫棣,怎么会让清君侧一役中屡屡让他不得安生,多次陷入险境的“左逆文臣”留的一条命在?

北宫棣却转头一手指向了柳元:“你,柳元,也跟着他们去吧。”

“殿下!”柳元抬头震惊道,“这,这,为何?”

“为何?”北宫棣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突然站起,伸手一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开了柳元的大衣,只听“乒乓”一声,一把短剑落在地上。

众人心中均是咯噔一声,暗道不妙。

“留着你,难道等你来杀了孤么?”北宫棣懒洋洋的说道。

在座的虽然都是悍不畏死之人,但也是饱经宦海,精明通达之辈。他们自然知道,这北宫棣进了京师,尚未杀伐,那都是燕王做隐忍的时候,为的是尚且不想血洗皇城。一旦他起了杀心,不说血流漂杵,只怕人人自危,朝不保夕是肯定的。

如今柳元这一番暴露,只怕那悬着的屠刀就要落下,毕竟刺杀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君王可以容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