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烽烟卷土尘,温侯骁勇冠三军。
赤兔踏残中原路,可惜无谋误此身。
列位,这一章咱们要说的这位人物,那可是东汉末年响当当的一条好汉——不是别人,正是有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的吕奉先。
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在位的时候,朝廷就没安生过。宦官专权,十常侍把持朝政,卖官鬻爵;外戚也不闲着,跟宦官争权夺利,你方唱罢我登场。朝堂上乱成一锅粥,底下的老百姓可就遭了殃,苛捐杂税压得人喘不过气,再加上天灾不断,地里的庄稼收不上来,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后来终于熬不住了,张角兄弟领着黄巾军揭竿而起,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一下子就席卷了大半个天下。
朝廷虽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黄巾之乱给镇压下去了,可这东汉的江山,也算是被折腾得差不多了。各地的州牧、太守,借着平叛的由头,都掌握了兵权,成了一方诸侯。他们名义上是朝廷的官,实际上早就不听调遣了,你抢我的地盘,我夺你的城池,互相攻伐,天下就这么彻底乱了套。
吕布,史料上没明说他具体是哪年生的,只知道他是并州九原郡人,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包头一带。那地方在当时靠近匈奴,民风彪悍,常年跟外族打交道,所以当地人从小就练骑射、习武艺,吕布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后汉书》里说他“善骑射,力过人,号为飞将”,您想啊,能称得上“飞将”的,那身手能差得了吗?当年汉武帝时候的李广,就因为骁勇善战,被叫做“飞将军”,吕布能得这么个称号,可见他的武力在当时是公认的顶尖。
吕布早年的时候,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当差。丁原这个人,对吕布还算不错,知道他武艺高强,就把他提拔成自己的主簿,还认他做了义子,俩人表面上看着挺亲近。可那时候天下大乱,丁原手里有兵,自然也成了别人拉拢或者算计的对象。而第一个盯上丁原和吕布的,就是那个后来祸乱朝纲的董卓。
董卓原本是凉州的军阀,趁着黄巾之乱和宦官专权的机会,带着大军进了洛阳。这董卓为人残暴,野心极大,进了洛阳之后,就废了少帝刘辩,立了陈留王刘协当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他自己则当了相国,把持了朝政,动不动就滥杀无辜,朝廷里的大臣们个个敢怒不敢言。
可董卓也有个顾虑,就是丁原。丁原当时是执金吾,手里有一支精锐的并州军,而且丁原对董卓的所作所为很不满,经常跟他对着干。董卓想除掉丁原,可又怕丁原手下的吕布,知道吕布武艺超群,不好对付。这时候,董卓身边有个谋士给他出了个主意:“吕布是个重利之人,丁原虽然待他不薄,可只要咱们用足够的好处去拉拢他,他肯定会动心。”
董卓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派人去见吕布,许了他高官厚禄,还送了他一匹天下无双的好马——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赤兔马。那赤兔马,浑身上下像火炭一样红,没有一根杂毛,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寻常马匹跟它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土狗见了猛虎。吕布本就是个爱马之人,一见这赤兔马,眼睛都直了,再加上董卓许诺给他中郎将的官职,还有无数的金银珠宝,他心里就开始动摇了。
一边是待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义父丁原,一边是能让自己一步登天的荣华富贵,吕布思来想去,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当天夜里,他就提着丁原的人头,去见了董卓,还当场认董卓做了新的义父。董卓见吕布果然投靠了自己,高兴得不得了,立刻任命他为骑都尉,后来又升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对他极为信任,出入都让吕布跟着,把他当成了自己的贴身护卫。
这一下,吕布算是背上了“弑主求荣”的名声。可他自己当时可能没觉得有啥不对,在他眼里,乱世之中,有武艺、有权力才是根本,所谓的道义,在利益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可他没想到,这只是他反复无常的开始,也注定了他后来的结局。
董卓得了吕布之后,更是肆无忌惮,在洛阳城里胡作非为,不仅抢夺百姓的财物,还奸淫宫女嫔妃,甚至把已经下葬的汉灵帝的陵墓都给挖了,把里面的陪葬品洗劫一空。朝廷里的大臣们忍无可忍,纷纷暗中谋划,想要除掉董卓。其中,司徒王允就是其中的一个。
王允知道,董卓身边有吕布护卫,想要杀董卓,必须先拉拢吕布。他私下里找吕布谈话,一开始还不敢直接提杀董卓的事,只是旁敲侧击地跟吕布聊起董卓的残暴。聊着聊着,吕布自己也忍不住抱怨起来,说董卓这个人脾气暴躁,上次因为一点小事,就拿起手戟朝他扔过来,要不是他躲得快,早就没命了。
王允一听,机会来了,就趁机对吕布说:“董卓残暴不仁,天下人都想杀他,你要是能除掉他,不仅能报了自己的险遭不测之仇,还能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到时候你就是再造汉室的功臣,名留青史啊!”吕布一开始还有点犹豫,说:“可我跟他是义父义子的关系,杀了他,会不会被人骂我不忠不孝?”
王允笑了笑,说:“你本来是丁原的义子,后来投靠了董卓,这义父本就不是亲生的。再说了,董卓对你根本没有父子之情,他上次能动手杀你,你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再说,你姓吕,他姓董,本来就不是一家人,哪来的父子情义?”
吕布被王允这么一劝,彻底下定了决心。公元192年四月,董卓要去未央殿参加皇帝的朝会,吕布事先安排了十几个心腹勇士,穿着宫廷侍卫的衣服,埋伏在未央殿的侧门里。等董卓的车马一到,埋伏的人立刻冲了出来,举刀就砍。董卓吓得赶紧喊:“吾儿奉先何在?”他以为吕布会来救他,可没想到,吕布从后面走了出来,手里拿着诏书,大声说:“奉诏讨贼!”
董卓这才明白,自己是被吕布给卖了,气得破口大骂,可已经晚了。吕布手起戟落,一下子就把董卓的脑袋砍了下来。消息传出去,洛阳城里的老百姓都高兴得不得了,纷纷走上街头,唱歌跳舞,庆祝董卓的灭亡。吕布也因为诛杀董卓有功,被封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一下子成了朝廷里的大红人,风头无两。
可好景不长,董卓虽然死了,他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还在。这些人原本想逃回老家凉州,可后来听了谋士贾诩的建议,觉得与其逃跑,不如率军杀回洛阳,为董卓报仇。于是,李傕、郭汜就带着几万凉州兵,日夜兼程地往洛阳赶。
吕布当时虽然名义上掌握着洛阳的兵权,但他自己也没什么领兵打仗的大谋略,只是凭着个人勇武。双方在洛阳城外一场大战,吕布虽然勇猛,杀了不少凉州兵,可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再加上有些士兵临阵倒戈,最终还是败了。
没办法,吕布只好带着几百个亲信,逃出了洛阳。这一逃,他就成了无家可归的军阀,只能四处投靠别人。他先是想去投袁术,可袁术觉得吕布反复无常,杀了自己的义父丁原,又杀了董卓,不是个可靠的人,就拒绝了他。吕布没办法,又去投袁绍。
袁绍一开始倒是收留了吕布,还让他跟着自己去打张燕的黑山军。张燕的黑山军有十几万人,战斗力不弱,袁绍打了好几次都没打赢。可吕布一到,情况就不一样了。吕布骑着赤兔马,带着几十个精锐骑兵,冲进黑山军的阵里,左冲右突,杀了敌人就回来,一天能来回好几次。黑山军的人见吕布这么勇猛,都吓得不敢跟他交手。袁绍借着吕布的势头,终于打败了张燕。
可打完仗之后,袁绍又开始忌惮吕布了。他觉得吕布这个人太能打了,而且手下的骑兵也很精锐,要是留着他,迟早是个祸害。于是,袁绍就暗中派人,想在夜里把吕布给杀了。吕布也不傻,他察觉到了袁绍的杀意,就趁着夜色,带着自己的人偷偷跑了。袁绍知道后,还派人去追,可那些追兵都怕吕布的勇武,没人敢真的靠近他,吕布就这么逃过了一劫。
从袁绍那里逃出来之后,吕布又辗转投了几个地方,可都没待多久。直到公元194年,曹操率领大军去攻打徐州的陶谦,兖州内部空虚,这时候,曹操的部下陈宫和张邈,因为对曹操不满,就想找个人来取代曹操,占据兖州。他们想来想去,觉得吕布武艺高强,又有一定的名气,是个合适的人选,就派人去请吕布,想让他来当兖州牧。
吕布一听,有这么好的事,立刻就答应了,带着自己的人马进驻了兖州,还占据了兖州的重镇濮阳。曹操在徐州听说自己的老巢被吕布占了,吓得赶紧撤军回援。就这样,吕布和曹操迎来了他们第一次正面交锋——濮阳之战。
曹操回军之后,立刻就率军包围了濮阳。可吕布也不是好惹的,他知道曹操的军队战斗力强,就亲自率军出战。两军对阵的时候,吕布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胯下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往阵前一站,那气势,吓得曹军将士都不敢抬头。
曹操手下有个叫典韦的大将,也是个勇猛无比的人,他见吕布如此嚣张,就提着双戟冲了上去。可吕布一点都不怵,挥舞着方天画戟,跟典韦打了起来。两人你来我往,打了几十个回合,都没分出胜负。曹操怕典韦有闪失,就派了许褚、夏侯渊、夏侯惇等几员大将一起上去围攻吕布。可即便如此,吕布还是应付自如,打了一会儿,见不能取胜,就骑着赤兔马,一溜烟地跑回了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