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古今名人传 > 第288章 南华老仙(第1页)

第288章 南华老仙(第1页)

建宁二年的暮春,琅邪郡的沂蒙山还裹着层化不尽的寒气。

南华背着半篓刚采的九节菖蒲,踩着晨露往山坳里的草庐走时,听见林子里传来断续的呻吟。

他拢了拢青布道袍的袖口,循声拨开榛莽——石缝里卡着个少年,粗布短褐被荆棘划得稀烂,左腿以不自然的角度弯折,额上渗着血珠,见了他却攥紧腰间的柴刀,眼里满是警惕。

“莫怕,”南华的声音像山涧的清泉,温温的不扎人,“我乃山中方士,能治你的腿。”

少年叫张角,是山下张家村的,昨儿上山砍柴遇着野猪,慌不择路摔进了石缝。

南华把他背回草庐,取来陶罐里泡的接骨草汁,又用松皮裹了杉木板固定伤处。

夜里少年发高热,南华坐在榻边,指尖悬在他眉心三寸处,指尖凝着团淡青色的气,缓缓渗入他天灵——这是他从师父那儿学的“引气术”,能借天地灵气调和人身脉络,只是耗损自身修为,寻常时候他从不轻易用。

三日后张角能拄着拐杖走了,看着草庐里挂的《太平清领书》残卷,又瞧着南华晨起时对着东方吐纳,雾气在他周身绕成圈,终于忍不住问:

“仙长这般本事,为何躲在山里?”

南华正捻着草药的手顿了顿。

他想起二十年前师父临终前的话:

“方士当顺天应人,不可妄动干戈。这乱世将起,你若入世,恐遭天道反噬。”

那时他才十七岁,刚跟着师父在崂山修满十年,还不懂“乱世”二字究竟藏着多少血。

“山里好,”

南华把晒干的草药收进竹筐,

“没有苛捐,没有兵灾,安安稳稳。”

可安稳日子没过上多久。

这年秋,琅邪郡闹起瘟疫,先是张家村,接着是邻县,每天都有死人被抬出去埋。

张角背着药篓跑来找南华,膝盖一软就跪下了:

“仙长,求您救救村里人!”

南华跟着他下山时,村口的老槐树都枯了半截,巷子里飘着草药熬糊的苦味,几个穿皂衣的衙役正往车上拖病人,嘴里骂骂咧咧:

“染了病的还占着房子,烧了才干净!”

张角红着眼要冲上去,被南华拉住了。

他从布囊里掏出个瓷瓶,倒出些淡黄色的药粉:

“这是‘清瘟散’,拿井水调开,给病人灌下去。”

又教村民在院子里烧艾草,用苍术熏屋子,自己则提着药箱挨家挨户走,遇着病重的,便悄悄施一次引气术。

半个月后,瘟疫总算压下去了。

村民们凑了些粟米和布帛来谢他,南华没收,只取了张角递来的半块麦饼,咬了一口说:

“这饼子,比山里的野果甜。”

可他没想到,这场瘟疫竟成了他入世的开端。

张角把他的药方抄了几十份,带着两个弟弟张宝、张梁往周边郡县去,每到一处就治病救人,还把南华说的“众生平等”“太平世道”编成歌谣,教给百姓。

不到三年,追随他们的人竟有数十万,都称张角为“大贤良师”。

这天张角又来沂蒙山,身后跟着十几个精壮汉子,都穿着黄色的头巾。

他跪在南华面前,声音带着激动:

“仙长,如今百姓都信我,咱们不如揭竿而起,推翻这昏庸朝廷,建个太平世界!”

南华看着他眼里的火光,又瞧着汉子们腰间的铁刀,忽然想起师父的话。

他叹了口气,从书架上取下一卷泛黄的书:

“这是《太平清领书》全卷,里面有治国安民的法子,也有行军布阵的谋略。只是我要问你,若起兵,会有多少百姓死于战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