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的咆哮如雷霆炸响,震得殿宇嗡嗡作响。他双目圆睁如铜铃,须发张扬,威势惊人。这副模样,哪还有半点先前行尸走肉的样子?
群臣集体失声。他们虽千方百计要唤醒皇帝,可当李隆基真的清醒时,所有人都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李乾也愣在当场,嘴巴张了又合,半晌无言。
他本已用尽所有办法都未能奏效,临走时灵光一闪,想到李隆基心心念念要击破大食、超越秦皇汉武的执念,这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一试。
谁能想到,这竟成了唤醒帝王的最后一击?
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自唐太宗年间大食灭波斯东进以来,唐军虽略占上风却始终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这对威震四海的盛唐而言,无异于一块心病。
而李隆基作为中兴之主,这份超越前人的雄心更胜历代帝王。击破大食、将大唐辉煌推向天涯海角,正是他最深切的执念。
“成了!”群臣终于回过神来,爆发出震天欢呼。连日来的焦虑担忧,在这一刻化为狂喜。
李林甫喜不自胜,他的相位总算保住了!太子李亨却心情复杂:既为父亲康复而喜,又为登基之期延后而忧。
“陛下快走!快走!”突然,一个清脆悦耳却又带着无尽焦急的声音响起。只见杨贵妃竟也清醒过来,正拼命推着李隆基催促。
“走什么走?”李隆基沉下脸来。
“陛下!”杨贵妃急得声音都在发颤,“大唐不能没有您!只要您在,大唐就在!快走啊!”
杨贵妃与李隆基如出一辙,数日来如同泥塑木雕般毫无生气。群臣绞尽脑汁都未能唤醒她,谁知她竟自行苏醒,着实令人惊诧。
然而,这份惊讶中又掺杂着不少大臣的惋惜。若杨贵妃就此长眠,岂不断绝了杨氏祸乱的根源?
虽说杨氏已然覆灭,余孽寥寥,但杨贵妃毕竟是李隆基的心头至爱,日后会如何发展,谁又能预料?稳妥起见,还是让她就此离世为好。
“难怪陛下如此宠爱杨贵妃。”李乾暗自感叹,“虽有些骄纵,却是一片真心为陛下着想。甫一苏醒,就急着催促陛下离开,这份赤诚实在难得。”
杨贵妃能赢得帝王专宠,除了倾国容颜与精通音律外,更因她对李隆基的深情厚意。
须知李隆基一生阅女无数,单论美貌,宫中佳丽如云;论才艺,梅妃江采苹之流亦不遑多让。
但若论起善解人意、情真意切,杨贵妃确实独树一帜。正是这份真情,让她成为李隆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传旨!”李隆基双目如炬,声若洪钟,“调集大军,与大食决一死战!敢退一步者,斩!”
这命令虽不似雷霆万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乾!”皇帝目光灼灼地盯着这位爱将,“你勇冠三军,朕命你为先锋!以你之勇,必不负朕望!”
这份信任让不少大臣妒火中烧。皇帝方才苏醒,尚未弄清局势,就将先锋重任托付李乾,这份器重实在令人眼红。
“陛下,臣恐难当此任。”李乾却出人意料地推辞。
“哼!”李隆基顿时面沉如水,“李乾!你的胆量哪去了?不是号称万夫莫敌吗?区区大食就吓破胆了?若敢抗旨,朕现在就斩了你!去,还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