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唐代边关情况 > 第38章 四镇度使王忠嗣(第2页)

第38章 四镇度使王忠嗣(第2页)

裴厚见校尉对着《王忠嗣征讨实录》出神,忍不住道:“听说王节帅小时候,陛下常抱着他批阅军报?”

案头烛火突然爆了个灯花。

确实,当李林甫还在秘书省誊写文书,杨国忠尚在蜀地赌钱度日时,少年王忠嗣已经能在含元殿上,对着西域沙盘侃侃而谈。

李隆基那句“此子类我”

,让多少世家子弟咬碎了牙。

“校尉您看!”

裴厚突然指向舆图某处。

只见石堡城标注旁有一行朱批小字:“非不能取,实不忍取。”

笔力虬劲如剑,正是王忠嗣亲笔。

李乾忽然明白,这位“天子门生”

的将星之路上,终究横亘着与陛下截然不同的慈悲。

驿馆外传来更鼓,惊起檐角铜铃。

李乾整了整鎏金蹀躞带,忽然想起高仙芝临行时的叹息:“石堡城是块试金石。。。”

试的究竟是武将的韬略,还是人臣的本心?

据传,当年玉川捷报传到长安那日,大明宫的铜鹤香炉青烟骤乱,李隆基掷碎手中的越窑茶盏,对着跪满殿角的文武百官纵声长笑:“朕的霍骠骑!”

当吐蕃使节捧着吐蕃赞普被斩落的金冠缨络请罪时,陛下竟亲自下阶,将十八岁的王忠嗣的战袍披在自己身上。

那件沾着高原寒霜的明光铠,至今还供奉在凌烟阁里。

“四镇节度使的印信啊。。。”

李乾摩挲着驿馆窗棂,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案头摊开的《天宝兵籍》显示,王忠嗣麾下十六万七千铁骑,光是陌刀队就抵得上一个小国的兵力。

更不必说那支威震吐蕃的“玄甲重骑”

,连阿拉伯帝国的探子都在密报中称之为“铁山”

次日陇右节度使府邸,朱门深锁,甲士环列。

唐军精锐持戟而立,戒备森严,飞鸟难入。

府门处,将校往来如织,或疾步而出,或快马而入,一派军务倥偬之象。

此处正是身兼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镇节度使王忠嗣帅府。

其人治军如铁,令出必行,麾下将士莫敢不从。

府内正堂,王忠嗣端坐案前,但见其人身长八尺,体若铁塔,一身明光铠映日生辉,兜鍪下剑眉星目,不怒自威。

其容貌之俊朗,若行走市井,必使长安仕女掷果盈车。

然此等玉面郎君,却是开元年间最负盛名的统帅。

玄宗朝虽名将辈出,然无人能出其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