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然不可!”
李隆基再次打断,“”
食虽不及大唐,却也是万里大国。
自开元三年败绩后,其厉兵秣马久矣。
此战若启,必是倾国之战。
石堡未克,若吐蕃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要打,就要有必胜把握!”
历史将证明这位帝王的远见,后来高仙芝发动的怛罗斯之战,唐军投入西域八成兵力,而大食亦遣十万精锐,确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b-i!x′i+a66!6-¨c,+!
“既如此,陛下何不下旨严令王忠嗣速取石堡?”
李林甫退而求其次。
石堡城这根刺若不拔除,他的如意算盘终将落空。
太液池的波光映照着君臣各异的心思,一场关乎帝国命运的博弈正在这池畔悄然展开。
李隆基凝视着太液池的粼粼波光,久久不语。
半晌,才轻叹一声:“王忠嗣少年从军,深谙兵法,用兵如神。
若石堡城可攻,他岂会按兵不动?此事容朕再思量。”
作为看着王忠嗣长大的帝王,李隆基比谁都清楚这位爱将的顾虑。
那一瞬间,这位开创盛世的明君眼中闪过一丝少见的犹疑。
------------
与此同时,李乾三人正在平康坊的街巷间穿行。
连日的寻访毫无所获,李白眉宇间的忧色愈深。
当年洛阳一别,杜甫说要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如今时过境迁,旧日地址早已不作数。
在这百万人口的长安城里寻人,真如大海捞针。
“老丈请留步,”
李白向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行礼,“可曾见过一位三十出头的读书人,
姓杜名甫,字子美?”
“杜甫?”
老者眯起昏花的眼睛,皱纹里藏着岁月的痕迹,“约莫三四年前老朽记不清了,确有这么个读书人在坊里住过。”
三人闻言精神一振。
然而老者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心头一紧:
“那个杜甫啊”
老者嘴角扯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浑浊的眼中闪过讥诮,“他可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