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别人不敢说,姑太太算是把这家三个主子都得罪死了,一个也不会见她了。下回她再来,他该怎么办?说全家都出去了,没人在家!
郑福晋可不知道自己成了总管的难题,她一脑门官司的回家,想跟端华说点什么,结果一进门,就看管家跑了来,“福晋您可算是回来了,二爷不知道怎么惹了王爷,正在行家法呢!”
郑福晋‘啊’了一声,忙跑进院子,自己家的老二正被按在凳子上,端华正拿着板子拼了命的朝着他的屁股上招呼着。
“王爷!”郑福晋真是亲妈,一下子扑到了儿子的身上,哭得都快断气了。
总算端华还没失了理智,忙收了手,柱着那板子直喘气,真是打累了。
“你怎么样?你怎么样?”郑福晋忙去看看有点神智不清的次子,那眼泪都止不住的流。次子哦哦了两声,也就晕了过去。于是郑福晋忙叫太医,然后呢院子里忙得一团糟,等着郑福晋全处理完了,才想起问,老二怎么了?
没人敢回话,郑福晋忙看向了常跟着老二的那个小厮,一打听才知道,老二今天去八大胡同跟某贝勒争一位青楼红倌大打出手,被京兆尹派人送回的,而且正好王爷回来撞了一个正着。王爷气极了,就动了家法。
郑福晋还真不能说王爷打错了,恨不得在儿子烂屁股上再踹一脚,你是皇后娘娘的亲表哥,你争青楼的红倌!
可看儿子那倒霉样子,也真是下不去手,抹了泪,去了书房见端华。儿子是自己养的,总不能不去跟端华赔个小心吧。
端华此时正在书房的窗边背手发呆,看他那样,倒是有点忧伤的样子。郑福晋忙小心沏了一碗茶放到了书桌上,自己对着端华行了一礼。
“王爷!”
“太医怎么说?”端华沉声问道。
“哦,刚说得养些时日了。”她总不能说王爷不会使力,次子这回是真伤了。不过好在没动骨头,屁股上的伤还是挺重的。
“找个人,把他的腿弄残。”端华皱眉说道。
郑福晋再听不懂就真的蠢了,忍不住说道,“娘娘也跟王爷说了?”
“什么娘娘?”端华猛的回头,瞪着妻子。
“今儿我进宫求娘娘,娘娘想了半天,让我回来打断老二的腿!”郑福晋还真不敢在这事儿跟端华撒谎,但还是哭着说道,“王爷,能想别的法子吗?实在不成,我们就让老二去,求求醇亲王,也不用赔上老二的一辈子啊!”
“你以为皇上让他们去干什么?奇瑞在东北在干什么?还有那些炮,全部被送进了炮坊,还有一些机关高手一块进去了。那么贵的炮,一个个的拆,就看人家怎么做的。明白什么意思了!”端华可是御前大臣,总以听到一点风声,就算他只管内务府,但是内务府钟表处的机关高手都被调走了,让做钟表的去做炮。他听着都觉得好笑,但是他却也能看出皇上的决心。
“皇上并不是真的要针对八旗,而是真的要训一只新军,一只要打仗的新军?”郑福晋也不傻,她只是一个盲目的母亲罢了。让儿子去打仗,刀剑无眼,觉罗家的儿子只是训练一下,就被踩死了。自己儿子什么德性,她很清楚,也不用端华再说什么,跑了出去。
端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抿着嘴,脸沉如水。
他想到下午去肃顺家,他们相对无言,看看窗外的雪花,他们的心就跟着一块冻成了块。
下午是肃顺找的他,肃顺对庶子去东北并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他的儿子怎么说也比端华多一点,所以他不着急。但是他找端华来是谈皇上的想法。
他让自己福晋进宫找皇后,让皇上别去京营并不是真的觉得兵士们不能只练枪,而是他有了深深的危机感。之前咸丰去玩,他也没在意,但是后来突然发现咸丰与这些真正管营的军官们之间有了默契之后,他就觉得不好了。
每一个人的名字他都叫得出来,还有些神枪手他也是极熟,他们之间还能开起玩笑,这代表了什么肃顺非常清楚,他不相信咸丰是不自觉的,他觉得咸丰这是在培养自己的亲军。那么是不是说咸丰并不像自己想像中那么信任自己。
这种想法,把肃顺给惊着了,皇上如果没那么信任他,那么是不是说他也并不信任娘娘。或者说,他信任娘娘,而娘娘也根本不信他们这些所谓的‘娘家人’?
这些日子,其实他一直在观察,京营生生的被咸丰给打造出来了,现在每一次咸丰去京营,他都会跟着。但一切其实都晚了,那里就算归他节制,而他却已经插不上手。他就只能呆呆的看着那队形的变幻,他看都看不懂那是什么。
第122章 无用之人
第二更
咸丰刀向八旗时,肃顺心里竟然是有一丝窃喜的,毕竟京营就一万多人,八旗可是数十万,还有那些宗室、包衣们。到时真的引来反抗,京营真的能对京中这些老少爷们开枪?他赌咸丰不敢。到时,咸丰就还得跟之前一样软弱可欺。
但是这回他没看到咸丰的软弱,而是看到了八旗的懦弱。他们早就血性尽失,他们早就看出咸丰与道光的不同,他们虚张声势的叫两声,咸丰不理,他们就不敢向前。因为出头鸟已经有两拨了,他们死的都很难看。
然后七王派人送了些炮来,他们都去看过了,十分先进的机械炮,他当时还想跟咸丰说说,这些炮放到京营去。肃顺不得不说是聪明人,发现谁也指不上时,他决定开辟一个新的炮营,并把这些人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结果咸丰只是给他们看了看,还带他们去试了京营的炮和新炮。让他们看看之间巨大的差异之后,把所有的炮都送到制炮的作坊,让他们研究,怎么做出能为之抗衡的,哪怕是能缩小差距的炮来。
肃顺沉寂了,他现在连京营都不想去了。他脑子里全是咸丰怎么想的问题。当然还有他们家那位娘娘的问题。
看到端华来找自己,竟然只是为了他家那不成器的小儿子。肃顺给他一个跟青妤一样的答案,不过他不是青妤,青妤不喜欢跟人商量,总是自己默默地的想,说是跟咸丰想,但是不得不说,那都是她想好之后,慢慢的引导着咸丰,让他以为这是他们商议出来的结果。但事实是,她早就想好的。
肃顺是喜欢跟人商量的,不过这回,他跟端华不是商量,而是在问端华,“娘娘真的信任我们吗?”
端华原本想说这还用问吗?不过呢话还没出口,再想想,又没那么肯定,内务府的事,大势方针其实都是她想好了,写了条陈,让他执行罢了。真有比较难的,她才会招他进宫,细细的跟他讲解。
虽说他现在每年还是能赚点钱,不过呢想想又觉得没什么意思,这钱,看得出是娘娘让他赚的。
“她现在也没人可用,奕仁现在几乎不上朝了。而她也不许穆扬阿出门;皇上那边,奇瑞在东北,一时半会回不来,所以她只能依靠我们。”
“我不信,皇上没事就去京营。现在没训练时,他还跟那些军官们去骑马。现在除了皇上,谁也不能掌握京营。而东北,是奇瑞看着醇亲王在管。醇亲王的性子你知道,他才没那个心气自立呢!江南大营是僧格林沁,他是蒙古王爷,跟咱们可不是一条心。再说了,曾国藩和李鸿章可是皇上一手不提拔,曾国藩丁忧的人都破格成了两江总督,僧格林沁在江南练兵,前前后后,皇上给他们拿了四百万两了!那几十万人的队伍可是皇上拿自己的银子喂出来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