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高度紧张和忙碌中度过。深空监测屏上,冰巨星方向依旧死寂,但这死寂却比任何活跃的信号更令人不安。那沉默的背后,仿佛正在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一周后,风暴的前兆终于出现。
但并非来自冰巨星。
这天清晨,负责监测星系内引力场和空间异常的后勤官发出了警报。
“指挥官!检测到多个微弱的空间扭曲信号!不在冰巨星方向!来源分散,位于柯伊伯带内部多个不同的小行星群附近!”
所有人瞬间紧张起来。难道“低语者”不止一个?还是它们有别的飞船从不同方向潜入?
“信号强度极低,若非我们调整了监测敏感度根本发现不了。它们……它们没有移动,只是在那里……布置着什么?”操作员的声音充满困惑。
“能放大图像吗?”科尔立刻问。
“距离太远,小行星带环境复杂,光学观测困难……等等!‘探针号’上的高精度引力透镜阵列捕捉到了一些东西!”
图像经过复杂算法增强后呈现在主屏幕上。只见在几颗不同的小行星阴影面或冰层裂缝中,隐约可见一些微小的、与那巨大生物构造物材质相似的暗绿色附着物。它们不像飞船,更像是一种……孢子或者感应器节点?
它们极其隐蔽,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并且没有任何能量信号发出,只是极其轻微地扭曲着周围的空间,仿佛在休眠,又仿佛在……等待。
“它们……它们在我们星系内部布下了眼睛!”莉莉失声道。
这不是直接的攻击,而是一种更阴险的渗透和监控!对方在被干扰后,改变了策略,不再仅仅从远方发射信号,而是开始悄无声息地潜入他们的家园,布下了监视网络!
“立刻计算所有异常信号的位置!评估其监控范围!”科尔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
计算结果令人心惊:这些分散的“孢子节点”所处的位置极为刁钻,其理论监控范围如果叠加起来,几乎能覆盖整个新希望-Alpha星系的内层空间,包括行星轨道!它们就像一张悄然张开的、无形的监视网。
“它们是在定位我们!或者在为下一次、更精准的攻击做准备!”迈克脸色难看。
必须清除这些眼睛!
但怎么清除?派遣“迅影号”一一摧毁?且不说“迅影号”能否在复杂的柯伊伯带安全航行并准确找到所有节点,一旦开火,无疑会立刻暴露自身,甚至可能触发这些节点未知的反击或自毁机制。
“不能硬来。”科尔否决了武力清除的方案,“既然它们现在处于休眠或低功耗状态,我们或许可以……屏蔽它们。”
一个新的计划迅速形成:利用“堡垒号”和“探针号”,悄然移动到几个关键节点密集区,发射一种特制的、能够吸收和散射特定空间扭曲信号的隐形能量场,如同在这些“眼睛”前面蒙上一层“黑布”,阻断其信号回传通道,让“低语者”变成瞎子,至少是部分瞎子。
同时,加快“杂音尖钉2。0”和轨道防御体系的建设。
反击的涟漪已经荡开,敌人狡猾而耐心的回应也随之而来。这场无声的战争,瞬间从遥远的深空,蔓延到了他们的家门口。战争的形态,已经从频率干扰,升级到了全方位的侦察与反侦察、渗透与反渗透。
“新芽市”的星空,不再只是希望与美景,更布满了看不见的硝烟与危机。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