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前往漠河,取回刘兴华答应给的步枪,自然是凤翔的主要目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凤翔非常看好刘兴华,觉得到时大战开启,只怕他能帮上不少忙。
若非莫拉乎直言,刘兴华对朝廷没什么好感。凤翔都想强行,将刘兴华征调入伍,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好好的出谋划策,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
只可惜,莫拉乎告诉他。当年朝廷割让那些土地给沙俄,让刘兴华成为清朝遗民,最后甚至被逼的走投无路,翻山越岭好不容易回到国内。想让他替朝廷卖命,几乎不可能!
明白强扭的瓜不甜,加上凤翔也看出,刘兴华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跟老毛子混在一起。所以,他觉得在这种时候,对刘兴华还是以拉拢为主。
一旦将来沙俄真的兵犯瑗珲,说不定刘兴华领导的部队是支援军。如果说,他对刘兴华还有些许提防之意,那么对莫拉乎他还是相信的。
带领一营马队护送迁移边民的凤翔,刚抵达漠河境内,但看到前出警戒的骑兵。快速的返回道:“将军,前面有一支全副武装的骑兵,看其打的旗子好象是安民营的骑兵。”
一听这话,跟凤翔并肩同行的莫拉乎,立刻笑道:“看来是兴华到了,能到这里接你这位将军,看来他对你还是很尊敬啊!赶紧过去吧!”
其实在凤翔开始出发,刘兴华就布置快马一路打探他们的行进速度。同时也安排士兵,沿途进行警戒,以确保凤翔跟这些边民的安全。
好在这段时间,屯兵清风山的刘兴华,命令三个老兵连队四处出击。整个漠河境内的胡子,也算倒了血霉,不敢轻易的出山抢劫,生怕招惹到安民营这帮杀神。
安排一队人,负责保护这些心情忐忑的迁移百姓,凤翔则带领其余马队骑兵,快马加鞭的往刘兴华所在的位置赶。能到县界边缘迎接,也算对他的一种敬意。
在刘兴华带领警卫排,等候凤翔一行的时候。前出侦骑的马队骑兵,也略带好奇的打量着这支民团骑兵。让他们无语的是,对方的装备似乎比他们好不少。
无论是身下的战马,身上的军装,甚至背上的步枪。这支民团骑兵的装备,似乎都要比他们好上一些。要知道,他们才是朝廷的官军,而眼前这些人只是民团的团丁啊!
好在这些马队骑兵,一直都被视为都统亲随卫队。他们都清楚,眼前这个年青的团练统领不简单,跟他们将军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才不敢过于放肆无礼。
等到众人听到,身后官道上传来的马蹄声。刘兴华很快下令道:“分开,列队欢迎!”
命令下达过后,不多时一个排的骑兵,迅速分开将道路让开。单单这个动作,便让这些马队骑兵看出,这是一支不可小视的精锐骑兵。
那怕人数只有三四十人,可这样一支骑兵跟他们对上。谁胜谁负,真的未尝可知。这样的精锐,真的是一支民团训练出来的骑兵吗?
伴随凤翔一马当先,出现在刘兴华的面前时。站在马上的刘兴华,很快道:“所有人都有,下马!”
警卫排的士兵,同样二话不说翻身落马。这举动,看的凤翔也略有兴趣的道:“贤侄,这是做什么?难不成,这就是你给我的下马威?”
听着凤翔的打趣,刘兴华笑着道:“凤翔,难得你这样的二品将军,来我们这样闭塞的苦寒这地。于情于礼,小侄也要给你一些特别的礼仪啊!”
这话说的很讨喜,而凤翔看着这些站在路边战马旁边,一眼不发却两眼透亮的骑兵。翻身下马道:“不错,看来你小子练兵有一手,这些兵应该都是见过血的精锐吧?”
对于这番赞赏,刘兴华摇头道:“只能说,刚刚训练出一点兵样。要说精锐,他们还差的远。时间有限,小侄也只能拉出这些人,跟凤翔检阅一番了。
不过,这次难得将军大人亲至,又给我们安民营送来正式的民团封号。怎么说,也要隆重的欢迎一番才是。若将军大人同意,我们到漠河城再叙如何?”
这次为了迎接凤翔的到来,刘兴华只打算让其看看新兵营。至于屯集在清风山的兵力,他暂时不会让凤翔去看。原因很简单,他不想完全暴露自己的实力。
如果真要说安民营的战斗力,眼前这些刚刚学会走队列的新兵,还不能称为军队。唯有三个老兵连,通过不断的剿匪,渐渐已经有了军队的样子。
反正有警卫排在,撑撑排场够了。至于那六个新兵连,只要不真刀实枪上战场。摆摆样子,相信也会令凤翔耳目一新。毕竟,队例这玩意,朝廷新军训练的都没他严格。
见刘兴华盛情相邀,凤翔自然不会不领情,笑着道:“好,那我今天倒要好好看看,你小子训练的民团,到底是什么样子。对了,后面那些百姓,你负责安排一些如何?”
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