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苦于能源补给,不计成本只求“长效”和“稳定”的领域呢?
我的凤凰一号固态电池,对它们而言,不是什么昂贵的电池,而是降维打击的神器!
是能把他们,从无尽的维护成本中解放出来的宝贝!
“我懂了……我彻底想通了……”孟远喃喃自语,嘴角不受控制地上扬。
他转身,快步走出纪念馆,无视了周围游客投来的诧异目光。
坐进车里,他没有片刻犹豫,直接从加密通讯录里翻出一个号码,拨了过去。
“王局长吗?我是远新集团,孟远。”
“我这儿有个想法,关于我国万里海疆上,那数万个航标、浮标、乃至水下探测器的‘永久能源’解决方案。”
“对,永久。一个能让你们彻底忘记‘充电’和‘维护’这两个词的方案。”
“成本?呵呵……王局,跟海防大计和长远成本相比,我们那点初置成本,还叫事儿吗?”
三天后。
远新集团最高战略会议室,气氛比三天前更加凝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的孟远身上,等待着他那个“三天之约”的答案。
财务主管曹昆靠在椅背上,双臂抱胸,神情严肃。
三天的时间,足够他把“凤凰一号”的成本模型又推演了十几遍,结论依旧冰冷——在现有民用市场,这就是个赔钱货。
他倒要看看,孟远能变出什么花来。
“三天前,曹总说成本是座山。”
孟远打破了沉默,环视全场,目光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说得没错。但我们为什么要跟所有人一样,非要去啃乘用车那块最硬的骨头,去正面撞山呢?”
“我的答案是——换一条路,让山为我们让路!”
他按动遥控器,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蔚蓝色的中国海疆图,上面星罗棋布地点缀着无数光点。
“两天前,我跟海事部门的王局长通了电话。就在昨天,拿下第一份‘凤凰一号’固态电池的意向订单。”
“为期五年,为我国东部沿海3000个航标灯和水下探测器,提供‘永久能源’模块。”
“啥?五年?”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
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