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水泥和卖水空调一样,都要留10%左右的利润给渠道商。
城镇居民最后真正买到手的价格,大致在2200~2400卢比之间,和市场价相吻合。
八千吨水泥出货后,苏尔水泥厂第一个月的销售额就有1440万卢比,赚麻了。
这玩意儿根本不愁卖,利润高达75%,罗恩几乎躺着数钱。
针对大宗交易,罗恩和查达他们签的协议是每月10日前支付前月货款的90%,剩余的10%在最后一次结算后一个月内付清。
其他小客户和二道贩子,则全部付现金提货。
根本没有回款压力,罗恩预计一年内就能本钱赚回来。
大投资,大回报,爽啊。
水泥这种生意,在北方邦几乎相当于半垄断性质。
“妈的,看起来比麻草还有搞头。”
拉坦也对报表上的数字暗暗咋舌。
“短期看没错,五年后竞争就会进入白热化。”
“有这么多订单,我们根本不用去看那个亚达夫的脸色嘛。”
“那可是政府工程,油水多的喝到你撑!
再说了,谁会嫌手里的生意多呢,水泥厂二期我准备今年就启动。”
罗恩野心很大。
“老弟,一期还没完工,你就准备做大做强了?”
“这么好的机会不能白白浪费啊,”
罗恩拍拍手里的图纸,“二期直接上三十万吨规模,两条线。”
“那就是”
拉坦掐指一算,“年产量70万吨?”
“对,趁着市场空白,我们要早点跑马圈地。”
罗恩就是手里没钱,要不然他都想一步到位,直接把年产能拉到百万吨。
水泥这种大宗交易做起来,渠道成熟后,别人想进来都难。
草莽时代,拼的就是胆大妄为。
“产能扩大六倍,这要不少钱吧?”
拉坦承认,他胆子没罗恩大。
“预计8亿卢比,器械设备直接买下,不再租用。”
“8亿?老弟,银行会给我们贷款吗?”
拉坦表示怀疑,他们刚借完一笔钱。
“办法总会有的,大不了换几家银行。”
罗恩一点不慌。
印度的银行系统稀烂,有太多空子可以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