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宋晓峰从大队部回来,把事情已经跟生产队定好了的消息告诉父母时,老两口彻底愣住了。
“你……你这孩子!怎么先斩后奏啊!”宋平贵指着儿子,又是气恼又是无奈,但事已至此,生产队钱都收了,再反对就显得多余了。
不过老俩口对着他还是一阵埋怨。
宋晓峰和小伟相视一笑,知道这事,成了!接下来,就是热火朝天地准备材料,开始建设新家了!
宋家庄很快就要传遍宋家两个儿子要给爹娘盖大瓦房的消息了。不少人都过来凑热闹,羡慕的更是大有人在。
过了几天,宋晓峰趁着周末又专门回了一趟宋家庄。这次他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挎包,里面装着准备好的建房尾款。
一到家,就看到老宅的原址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旧房已经完全拆除,地基也夯实了,乡亲们正在忙着砌墙,一堵崭新的红砖墙已经垒起半人多高。
父亲宋平贵虽然嘴上还偶尔埋怨两句太破费了,但脸上却掩不住笑意,正忙着给帮忙的乡亲们递烟端水。
母亲秦秀莲和奶奶则在临时搭起的灶台边忙碌着,给工人们烧水做饭,脸上洋溢着光彩。
“爸,妈,我回来了。”宋晓峰招呼道。
“呀!晓峰又回来了?厂里不忙啊?”秦秀莲看到儿子,又惊又喜。
“忙也得回来啊,事儿没办完呢。”宋晓峰笑着,把父亲拉到一边,从挎包里掏出厚厚几沓钱,塞到他手里。
“爸,这是剩下的钱,您收好。工钱、材料钱,该结的时候就结。要是不够,您再跟我说。”
宋平贵手里捏着那沉甸甸的钱,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哎,好!爸知道,你放心,我肯定把账目弄明白!”
有了充足的资金和支持,工程的进度快得惊人。
宋家庄的乡亲们干活实在,加上宋晓峰出的是真金白银,大伙儿自然有动力了,
几乎是一天一个样。砖墙很快砌好了,房梁、檩条也架了上去,然后是上瓦、安门窗、抹墙、盘炕!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三间宽敞明亮、红砖灰瓦的新房就赫然矗立在宋家的老宅基地上,成了村里最气派、最扎眼的建筑之一。
村里人路过无不驻足观看,啧啧称赞:“瞧瞧人家平贵家这新房!真气派!”
“还是生儿子好啊!晓峰和小伟真有出息!又孝顺!”
“秀莲嫂子以后可享福喽!这大瓦房,冬天得多暖和!”这些议论传到宋平贵和秦秀莲耳朵里,老两口最初的那点心疼和不安,渐渐被巨大的自豪感所取代。
腰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许多。
新房彻底完工那天,宋晓峰和宋小伟带着林文静、何雨水以及孩子们全都回来了,算是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乔迁”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