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确是至理名言。
麴付因为身份问题,带领的城卫军一直都是吊儿郎当的。
自从麴义亲自接手之后,仅仅十天,一群没有战斗力的部队,就突然有了精气神。
这是袁谦都没想到的。
虽说城卫军跟禁卫营一样都是从世家豪门出身的子弟。
但是,有所不同的是,禁卫营的世家豪门子弟大多是老旧的大世家们,而城卫军多是新兴的小世家豪门,情况略有不同。
禁卫营的世家豪门子弟,大部分都是数代甚至十数代的子孙了,而城卫军的世家豪门子弟,多数都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
城卫军的这些士兵,还保留着他们父辈、爷辈的那股子血性,在麴义的激励下,张合的偶像效应下,很快就被激发了斗志。
不说虎贲营那六百精锐,就是八台营的老兵们,此时的城卫军也敢扳扳手腕。
因此,第一天,信心满满地秦州兵们,就遭到了迎头痛击。
正所谓“油来沙掩”、“炮来火破”,两边都是一个“师傅”教的,根本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无论是经过改造后的炸药,还是已经趋于稳定的汽油弹,都无法在邺都的城墙上造成多大伤害。
更何况,邺都的城墙经过多重加固,是典型的石城,根本没有漏洞可以钻。
马振的副将提出了挖地道的想法,被马振否定了。
因为他很清楚,这是张合等人最擅长的,不可能没有防守。
当初公孙瓒的易城就是这么死在袁绍手上的,张合当时就在袁绍的军阵中。
“末将的意思不是挖地道进去,而是在城墙下面埋设足够的炸药,把城墙根给炸断,这样城墙就会自行倒塌!”那个副将这么说道。
马振则是一脸的无语,直接否定了这个想法,他说:“邺都城墙下面的支撑柱是串联形式的,除非把整面城墙下面的支撑柱全部炸掉,否则根本没有可能炸塌城墙。而且你觉得,张儁乂会想不到这种事。你信不信,你刚挖到城墙根,就会有水进来,邺都里面的人工河、水井多数都是连着的,到时候只会把自己淹死在里面。”
“那我们就只能这么无脑地强攻?兄弟们死伤惨重啊!前将军,您只是来勤王,不是来送死啊!兄弟们还指望您帮他们捞个大功劳呢!”那副将终于说出了真实意图。
说白了就是秦州兵们不想拼命,他们来勤王,是要捞战功,这皇帝老子打儿子的戏码,让他们拼命,他们可不愿意。
这也不怪这帮秦州兵这么想,主要是袁熙的府兵制导致的。
如果不是地方内部的叛乱或者外敌作战,一般府兵的作战都不是很积极。
即便秦州的府兵身经百战,也是马振的直属兵马,更是一群老兵,也无法改变这场战争对于秦州府兵参与的意义不大的情况。
而且,历史上这种皇权争斗,一般参与的部队都难有好下场。
输了的自然不用多说,赢了的也会被统治者忌惮。
更何况,让大燕帝国的士兵攻打大燕帝国首都,简直是倒反天罡。
所以说,秦州兵在初期攻城的时候,作战积极性也不高。
再加上,连续行军的疲劳,更是大大打击了秦州兵的士气。
反观城卫军,第一天的作战十分勇猛,袁谦这个太子虽然没有亲自参与作战,可是张合、麴义、麴付等一众高级将领都在城头上指挥,大大提高了城卫军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