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走进厨房,帮阿姨煮菜。而二呆就陪着爷爷唠嗑。
“孙儿啊,没想到你是个全能人物啊。”
“爷爷,我这次回来,准备把全镇的药材全部消化掉。”
“你有那么大的能耐吗,全镇的药材不是一个小数目,你可三思而后行啊!”
“爷爷,我知道该怎么做。”
全镇药农热火朝天地挖了一整天板蓝根,田间地头满是忙碌的身影,一袋袋板蓝根堆积起来,如同小山一般。
第二天,二呆果断让刘丽去聘请了十五个人,这些人被安排到每一个村公所,正式开启了板蓝根的收购工作。
村公所里,收购点被布置得井井有条。工作人员们身着整齐的服装,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耐心地为药农们服务。
药农们陆陆续续地赶来,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小车,将自家收获的板蓝根送来售卖。
工作人员仔细地检查着板蓝根的品质,按照标准进行称重、计价,然后将钱交到药农手中。
药农们接过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一边数着钱,一边讨论着今年的收成。
整个收购过程进行得十分顺利,村公所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二呆和刘丽在各个收购点之间来回巡视,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他们看到药农们满意的笑容,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袋袋收购来的板蓝根被整齐地码放在仓库里,等待着进一步的加工和销售。
这场板蓝根的收购行动,不仅让药农们得到了实惠,也为全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就这样收了三天,二呆叫了十台车,全部装得满满的,往天南市药材收购公司出发。车队开了八个多小时,终于到了药材公司。
罗大哥看到这么多质量上乘的板蓝根,也非常满意。结果过磅,还重了一千多斤。
过完磅,罗大哥说到做到,货款也是全部结清。
除去运费,人工费,一天下来,赚了一百二十九万。
刘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没想到你一斤多给了他们一块钱。你还赚了这么多。”
“小丫头片子,这是信息时代,你那里的货物堆积如山,而我这里却空空如也。这也叫宏观调控。”
二呆叫司机们吃了大餐,便往回走,“师傅们,明天继续装”
“好,谢谢张老板。”
回到桂柳镇,二呆又开始忙碌起来。
他得知镇里还有不少其他种类的药材也面临滞销问题,便开始四处联系药农。
好统计一下,看看各种药材的数量。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二呆洗了澡坐在床上。
看到刘丽发来的信息,心里“咯噔”一下,有些莫名的紧张。
他挠了挠湿漉漉的头发,目光落在那扇紧闭的房门上。
这留门,刘丽是要来自己这儿吗?他一时间有点拿不准她的意思,是单纯来聊聊天,还是有其他的事儿。
二呆原本慵懒的身体一下子变得紧绷,他开始环顾略显杂乱的房间。
地上扔着换下来的脏衣服,书桌上堆满了杂物,还有没吃完的零食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