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这崇光大帝是自己老子,否则朱胤英还真有点心有余悸。
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就是这样,他的目光已经落到了战后,甚至是他的身后事……
“首相先生,我再劝您一次,这样做弊大于利,我们不能背信弃义,背着我们的盟友接受敌人的投降!”
莱恩哈特气势汹汹地留下这句话,摔门而去,他对希特拉选择接受倭国投降非常不满。
但是作为保皇党的领袖,现在还不是跟希特拉争这个的时候。
因为威廉三世就要完了,莱恩哈特现在最想要的是怎么让弗里德里希王子继位。
自从希特拉的那个“元首”儿子出生之后,莱恩哈特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了万字党对皇室的敌意。
现在希特拉大权独揽一心为自己的儿子谋划,他这个保皇党领袖独木难支,万分焦虑。
一旦威廉三世回到上帝的怀抱,莱恩哈特不知道怎样才能维持霍亨索伦皇室的延续。
虽然自己的老朋友崇光大帝支持威廉三世陛下,但是对于一位皇帝而言,亲情这种东西纯属稀有物品。
莱恩哈特是不指望崇光大帝还能再支持威廉三世的儿子再上位的,因为那样对炎夏帝国来说得不偿失,而且也不利于维持盟国团结。
莱恩哈特认为,至少在战争没有结束之前炎夏帝国是不可能再干涉第三帝国的内政了,而很显然威廉三世已经坚持不到战争结束了。
至于这次倭国投降的事情,在莱恩哈特看来纯属阴谋。
在炎夏帝国生活了那么久,他对这个岛国民族了解颇深,当然知道这是一个畏威而不怀德,做什么都包藏祸心的民族。
倭国投降貌似对同盟国有利,实际上是在破坏同盟国的联盟基础。
同盟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炎夏帝国和第三帝国的双巨头模式,这两个帝国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撑起了同盟国的脊梁。
如果有任何一方出现动摇,同盟马上就会土崩瓦解。
同盟国与联盟国最大的不同就是,除了双巨头,其他盟国不值一提,根本撑不起大梁。
而现在敌人明显是在破坏同盟国的联盟基础。
莱恩哈特也理解希特拉,他选择接受倭国的投降,是不想让第三帝国低炎夏帝国一头,日德曼人的骄傲不允许他那样做。
但是现实就是现实,不会因为你的骄傲就有所改变。
现实就是经历过罗刹国战争之后,第三帝国已经被严重消耗,如果不依靠炎夏帝国,第三帝国根本无法战胜敌人。
第三帝国在罗刹国战场上耗费了数以百万计的士兵和无法计数的物资,这些损失使得第三帝国后继乏力。
更严重地是联盟国专门找软柿子捏,对第三帝国进行了持续不断地攻击。
自从霉国参战之后,巴洲战场就攻守易型了。
霉国空军以鹰国为基地,对第三帝国进行了大面积的轰炸。
开始第三帝国还能凭借优秀的飞行员跟敌人打的有来有回。
但是随着霉国工业产能的爆发,第三帝国的战机补给速度明显跟不上霉国空军的补给速度。
结果就是,整个巴洲西部的所有重要工业区都被霉鹰联军炸了个遍。
现在第三帝国的工业产能已经降到了战前的三分之一以下,连保障前线的弹药供应都已经无法做到。
要不是炎夏帝国打下了奥德曼帝国,打通了东西方的陆上交通线,为第三帝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物资,第三帝国连养活人民都是个问题。
但是希特拉就是看不到这一点,或者说不想承认这一点,还沉浸在第三帝国横扫天下的幻想当中……
莱恩哈特望了望落日的余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