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永恒之钥匙需要装备才给时停么 > 第1章 亚历山大公元391年(第1页)

第1章 亚历山大公元391年(第1页)

第1章:亚历山大,公元391年

烈焰如野兽般贪婪地舔舐着夜色,将亚历山大港的天空染成一片血橙。这不是普通的火焰,而是带着某种宗教狂热的毁灭之焰,一种试图抹去整个时代记忆的意志之火。浓烟滚滚,裹挟着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灰烬,升腾至星空,仿佛一场为文明举行的野蛮葬礼。街道上回荡着尖叫、马蹄声和狂热的祷告,这座城市正在被撕裂——不是被军队,而是被信仰的狂潮。

在这混乱的夜晚,空气凝重得仿佛能够触摸。灼热的风挟带着纸莎草的灰烬和羊皮卷焦糊的气味,飘散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远处,塞拉皮斯神庙的轮廓在火光中摇曳,宛如巨人的垂死挣扎。这座被誉为古代世界最后的知识圣殿,此刻正被狄奥多西一世皇帝的敕令和基督徒的狂热所吞噬。

大理石柱在高温下迸裂,发出如同巨人骨骼断裂般的可怕声响。纸莎草卷轴化作飞舞的火蝶,在空中短暂地闪耀后便化为灰烬。羊皮经卷蜷缩成焦黑的残骸,上面承载的智慧随之永远消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气味——燃烧的皮革、熔化的蜡板、烤焦的墨水,以及某种更深层的东西,仿佛思想本身正在被焚烧时发出的无形尖啸。

在这一切混乱的中心,一个身影在火光摇曳的走廊中蹒跚前行。

赫伦,图书馆最后的管理员之一,已是耄耋之年。他那布满皱纹的脸被烟灰和泪水染成灰黑,白色长袍的下摆已被火星点燃,但他似乎毫无察觉。他的眼睛因年岁而浑浊,但此刻却闪烁着异常清明的光芒,那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决心。

其他学者或已逃亡,或跪地祈求他们再也无法相信的神祇的宽恕,但赫伦的目光坚定,他有一个使命,一个比个人生死更为重要的使命。

“不能让他们得到它,”他喃喃自语,声音嘶哑,“绝不能。否则所有的循环将再次开始,永无尽头。”

他避开主厅——那里已成为一片火海——转向一条鲜为人知的狭窄阶梯,通向图书馆最古老的地下书库。这里的空气稍微凉爽,但浓烟依然紧追不舍,如同有生命的追兵,决心要吞噬一切。

地下书库的景象令人心碎。数千卷藏书被随意堆弃,等待火焰的降临。这些卷轴包含了人类几个世纪来的智慧: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理论、阿基米德的机械原理、埃拉托色尼计算地球周长的手稿,以及无数其他珍贵的知识。但赫伦的目光没有在这些人类智慧的瑰宝上停留。他踉跄着穿过迷宫般的书架,最终停在一面看似普通的石墙前。

他的手指颤抖着抚过石面上几乎难以察觉的纹路——不是希腊或埃及的图案,而是更加古老、更加几何化的符号:螺旋、分形、完美到令人不安的多面体。这些符号似乎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它们的精确度和复杂性超乎寻常,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或者另一个时代。

随着他低声吟诵一段早已被遗忘的咒语般的序列,石块无声地滑向一侧,露出后面一个小小的密室。这个过程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仿佛石头本身是有生命的,正在听从古老的命令。

室内空无一物,除了一座黑色的玄武岩祭坛,上面安放着一个物体。

即使在这个生死关头,赫伦仍不禁屏息。那是一个圆筒,长约一臂,直径一掌。它由某种他无法辨识的金属制成,既非青铜也非钢铁,在跳动的火光中泛着幽蓝的光泽。表面刻满了与门外相同的几何符号,它们似乎在移动、旋转,随着光影的变化而改变形态。圆筒没有明显的开口或接缝,浑然一体,仿佛不是被制造出来,而是从宇宙诞生之初就如此存在。

赫伦伸出颤抖的双手,触碰圆筒。它出奇地冰冷,与周围的炽热形成诡异对比。当他举起它时,发现它轻得不可思议,几乎像是由光构成而非金属。

“最后的钥匙,”他低语,眼中涌出泪水,“所有循环的见证者。”

突然,上方传来梁柱坍塌的巨响,整个地下书库随之震动。灰尘和碎石从天花板落下。时间不多了。

赫伦将圆筒紧紧抱在胸前,仿佛它是活生生的婴孩。他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守护了大半生的圣地,然后转身冲入浓烟之中。

重返地面犹如堕入地狱。图书馆的主结构正在崩塌,燃烧的碎片如雨点般落下。赫伦凭借七十年来对每个角落的熟悉,在倒塌的书架和燃烧的卷轴之间穿梭。有一次,一根燃烧的横梁在他面前轰然落下,险些将他压碎。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年轻时第一次踏入这座图书馆的敬畏;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们交流的日日夜夜;那些无数个深夜,他在油灯下研究古老文献,试图解开宇宙的奥秘。而现在,这一切都在火焰中消失。

他终于冲出图书馆的大门,跌入外面的混乱之中。街道上挤满了暴徒、士兵和惊恐的市民。一些人在抢夺从火中抢救出来的财物,另一些人则跪地祈祷,还有许多人在肆意破坏他们视为异教象征的雕像和建筑。

赫伦将圆筒藏在袍子下,低着头尽可能不引人注目地前行。他需要到达港口,找到一艘船,任何能带他离开亚历山大的船。

街道上的景象令人心痛。暴徒们不仅满足于焚烧书籍,还在破坏雕像、砸碎镶嵌画、推倒古代贤者的纪念碑。一个年轻人正用锤子敲打希帕蒂娅雕像的面部,那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女数学家和哲学家。赫伦感到一阵恶心,不仅因为这种野蛮行径,更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摧毁什么。

“老头!你拿着什么?”

赫伦的心一沉。两个皇帝士兵挡住了他的去路,他们的铠甲在火光中闪烁,目光中混合着怀疑和贪婪。

“没什么,军爷,”赫伦试图让声音保持平稳,“只是些个人的物品。”

年纪较大的士兵眯起眼睛。“在这样的夜晚从图书馆出来?你看起来像个异教学者。也许你偷了属于教堂的东西。”

年轻些的士兵上前一步,粗鲁地掀开赫伦的袍子。当他的目光落在圆筒上时,倒吸一口凉气——不仅因为其显眼的价值,更因为那奇异的光泽和仿佛自行移动的雕刻。

“这是什么巫术制品?”年轻士兵后退一步,手按在剑柄上。

年长士兵的眼神变得锐利而认知。“不是巫术,”他低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恐惧和敬畏,“是‘守望者’寻找的东西。他们说谁找到它,谁就能得到永生和力量。”

赫伦的心跳加速。连这些普通士兵都听说过守望者?那个秘密组织的影响力比他想象的更加深远。

“把它交出来,老头,”年长士兵命令道,“我们可以饶你一命。也许甚至能分你一点奖赏。”

赫伦紧抱圆筒。“我不能。你们不明白这东西的危险性。它会——”

他的话被年轻士兵突然拔剑的动作打断。“交出它,否则就死。”

就在那一刻,赫伦做出了决定。他用尽全身力气,将圆筒像棍棒一样挥出,击中年轻士兵的脸。令人惊讶的是,金属与血肉接触时发出奇特的嗡鸣,士兵惨叫一声倒地,仿佛被闪电击中而非简单的击打。

年长士兵目瞪口呆,赫伦利用这个机会转身逃入一条狭窄的小巷。他听到身后愤怒的喊叫和追赶的脚步声,但他不敢回头。

他在亚历山大曲折的街道中奔跑,这是他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奔跑。血液在耳中轰鸣,肺部如燃烧般疼痛,但他紧紧抱着圆筒,仿佛它就是生命本身。

多次他险些被抓住。一次他躲在一辆装满稻草的驴车下,屏息听着士兵跑过。另一次他混入一群被驱赶往教堂的异教徒中,直到有机会溜走。

逃亡途中,赫伦的思绪飘回了过去。他记得自己第一次听说“循环”理论的时候——那是一个古老的信仰,认为历史不是线性前进的,而是循环重复的。文明兴起又衰落,每一次都似乎无法避免地走向自我毁灭。而这个圆筒,据传说,是打破这种循环的关键,或者是加速循环的工具——取决于谁掌握它。

他还记得导师的话:“赫伦,有些知识太危险,不能落入错误的手中。我们的职责不是使用它,而是保护它,直到人类准备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