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婷更是奇怪,叶小璇并不像是个会无的放矢的人。她既这么说,肯定有她的道理。
果不其然,下一刻就见叶小璇指着亭台上面的某处围栏间隙:“你们快看,那边是不是有一小片白色的绸缎?”
嗯?众人顺着她的指点看过去,还真是!若不是仔细去看的话,根本就发现不了。
那是在小木亭子的拐角,就是亭子周边的围栏,连接着支撑亭子矗立的几根圆木柱。
因为亭子的本身被漆了红色,只是上千年来早已斑驳不已。所以看上去有些破旧,颜色上也颇为杂乱。
若不是叶小璇眼尖,还真未必能发现这个细节。
说话间她已经走上前去,很小心的取下来了扎在上面的一小片白色丝绸。这片丝绸制品真的很小,顶多也就是是个小孩子指头粗细,大约两指宽一点。
拿在手上也就能放在掌心看看。很轻柔的质感,摸上去比较簇新,并不像是存放了上千年的丝绸料子。
如果真是两千年前的丝绸,恐怕早已经风化成灰烬了。以胡宗道和宋慧婷的专家眼光啦判断,这些丝绸的形成年代不会超过明代。
看质地和风格,应该是元末或明代早起的产物。不过也可能会判断出错儿,因为目前的材料太少。
“元末明初的产物么?哇……那距今也少说要600年时间了吧?怎么还会保存的这么完好?看上去就好像是刚撕下来的!”
“话说丝绸制品可以保质这么长时间不腐朽吗?我怎么感觉有点夸张了呀!”
“不,这个并不是夸张。只要保证了丝绸的防潮湿防虫蛀,真正的丝织品能够保存很久。几百年时间不算什么,更夸张的都有。”但是胡宗道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题的重点在于,这块元末明初风格的丝绸,是怎么留在这里的?”
“我觉得和刚才孙明威所看见的那些白影子可能有关系,说不定这片布就是那些白影子仓皇躲避时候,不小心挂在上面的。毕竟刚才孙明威也说,这些白影子看上去是漂浮着的。”
最后大家让孙明威来认一认,这小片白布料究竟是是不是白影子身上的东西。
因为时间很快,对方停留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孙明威也说不清楚,当初他看见的白影子里面是不是有这种白色丝绸在。
“时间太短了,我只能说有可能是。”
假如有可能是白影子留下来的证据,那么这几道白影子又是什么东西?它们到底在哪儿?又想去哪儿?他们有没有智慧,以什么形态存在?
胡宗道每提起一项来,大家都禁不住思索再三。然后越是想的更多,越是感觉背后凉飕飕的有种。
即便到了现在,连党建华都接受了孙明威的警戒成果,但胡铁军反倒坚持认为这个理由太牵强了。
这些白丝绸布料,谁怎么去肯定就和白色影子有关系呢?这毕竟是孤证!
“嗯,这话倒也不是完全没道理!那白色影子的事儿就先暂且忽略吧!我们说说下一步的探索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