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是三皇五帝期间,夏官火正的官名。相当于大司马的职位,统帅全国兵马。后来不知道怎么流传,祝融就变成了火神,掌管天下的火焰。而传说中的祝融石,就是和他的传说有关系。据说要牵扯到祝融和共工大战的时候,共工大家都知道吧?”
现场除了宋慧婷和刘杰教授,叶小璇和党建华全都不知道,胡铁军则干脆神神道道的站在旁边,魂飞天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共工就是传说中的水神,和火神祝融发生了水火大战。最终共工失败,怒撞不周山。但不周山上还有着很多的炎帝部族百姓,因此死伤惨重。祝融为之而泪流不周山,在很多的石头上都留下来了印记。因为祝融是火神,所以他的眼泪都带着灼烧,把石头给烧红了……”
“……此后,不周山祝融所哭过的地方留下来了一大片带有火红色条痕的石头。这种石头本身看不出来特殊的地方,直到后来有人无意间发现,这种石头竟然是暖的。即便是冬天的时候,下了雪也一样保持着暖暖的。虽然看上去像是石头,但却有着堪比玉石的温润。”
“而这种石头本身谁也没发现其中的玄妙,不论大小全都有着温度。即便外面冰天雪地,都没办法让温度下降。传说是这些青石不光留下了祝融的眼泪,还有不周山上炎黄子孙的鲜血,所以这些青石从此又被人叫做血痕玉。虽然不是玉石,但却比玉石珍贵的多。”
听胡宗道一番讲解后,大家这才都恍然大悟。即便是宋慧婷和刘杰教授也都知道一些相关的皮毛,可真正这么彻底的了解,今天也是第一次。
宋慧婷更是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这些青石墙壁:“可祝融石不是早就已经已经传说灭绝了吗?就算是历朝历代的皇室,想要求一块都不可得呢!偶尔流传出来几块祝融石,也都是被当做稀世珍品而收藏,很少有现世的。”
“是啊,有关祝融石的记载很多,但是真正有实物的很少很少。”胡宗道颇为慨叹的看着面前这几堵青石墙:“很多时候我都在怀疑,这些记载是不是古人以讹传讹的结果。不过今天看见这个,我终于是相信了。老祖宗的很多记录,还真未必是忽悠。这就是历史的见证!”
“哎,胡爷爷,您说是不是当年秦朝为了这个工程,把能搜集到的血痕玉全都找出来用掉了,才让后世没有了祝融石呀?”
“不能排除掉这个可能!这里毕竟用掉了这么多的祝融石,剩下的肯定就少了。”
党建华连连摇头:“这就是封建皇权思想的荼毒呀!明明都是属于劳动人民的宝贵矿藏,却被封建领主无谓的霸占挥霍浪费掉了。”
“没那么夸张吧?这也就是几堵墙而已,又能浪费掉多少?我们应该从更全面的方向来看待问题,这些也是古代文化遗产,不能简单的否定。”
“哼哼,几堵墙而已?”党建华对宋慧婷的说法嗤之以鼻:“我们当前看见的是几堵墙而已,但这是建成的。谁能保证这些建筑都是一次性就能建筑成功的?以古代的技术条件,恐怕浪费掉的材料是当前的十倍有余!”
虽然党建华说的话不好听,但稍稍想想就知道这恐怕就是事实。
看看眼前的这几堵用祝融石倾力打造的墙壁,再想想历史上多少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想要求得一块祝融石而不可得,顿时就让宋慧婷感叹不已。
“果然不愧是千古以来第一个皇帝,就这份吞吐天下的霸气,也是无人能及。”
胡宗道摇摇头:“想一想秦始皇一生建造了多少工程,就知道他的气魄雄伟了。郑国渠、兵马俑、阿房宫,万里长城……那一件不是彪炳千古的伟业?即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屈指可数的成就!若不是阿房宫被项羽烧毁,怕是今天的世界上又要多一个奇迹景观了!”
叶小璇一琢磨,可不是嘛!郑国渠先不说,即便它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光耀全世界的伟大灌溉工程,对八百里秦川沃土千里奠定了无与伦比的经济基础。
实际上它的伟大意义远远超过了兵马俑和万里长城的作用。
仅仅就万里长城和兵马俑,在今天都已经成为了名扬世界的人类文明遗产和建筑奇观!
回想当年秦始皇混同宇内的霸气无双,即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还是让人感叹不已。
“稍等!”胡宗道好像想起来了什么似得忽然转回头去,又朝着影壁走去。
还没等大家搞明白他的意思,就见他已经又仔细的观察起影壁来了。
“这有什么好看的?”党建华搞不懂胡宗道这么做的意义,不就是一条影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