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龙鳞教程 > 第103章 回忆(第1页)

第103章 回忆(第1页)

地下甬道的方向是一直向下延伸的,由黑色条石台阶组成,一阶一阶的呈阶梯式。每个石阶的宽度仅仅能容许单人通行,稍胖一些的人甚至都无法正常行动。

每个台阶的高度几乎是完全相等的平均值,胡铁军最开始的时候亲手丈量过——大约在40到50厘米左右。

而每个台阶的横截面宽度也是完全一致的数值,大约在30到40厘米上下,也就和成年人的脚掌长度差不多。

单个人站在石阶上面,若没有左右的石壁护持,说不定还真站不稳。因为可容纳面积实在太小了,平衡性上掌握就不好办。

甬道的高度反而不算是很低,至少地面距离头顶有差不多250公分。从甬道的入口处,就呈现出这样的曲线波浪。

可以说从甬道的洞口开始,一直延伸下去到甬道台阶里面,都是这样的比例尺。虽然暂时没有条件进行更精准的测量而得出数据吗,但胡铁军目测估计都一样。

这种严格的施工标准,可以说从古至今也仅仅只有秦朝才会发生。

法家的制度,那是一丝一毫都容不得错误的。

可以说这种态度和法规和近代以来西方科学研究的要求有些类似,全都是讲求数字准确和可复制的标准化程序

只有这种严谨的态度才能讲求可持续发展,并且将整个技术流程延续下去。

反倒是从孔子开始的儒家兴起,对于秦朝时期的严谨态度和标准化规章有了很大的弱化和改变。很多更精确的数据,全都变成了大而化之的约数。

以孔子的儒家而言,在道德规范和生命思考当中的价值很高,可是对科技的进步几乎没有什么正面意义。纯粹是对法家的学术排斥,造成了对秦代很多技术的忽略。

在科学技术层面儒家更推崇打嘴炮的水准高低与否,完全不会真正的投入精力去钻研。乃至于秦朝以后,历朝历代再无标准化作业。

直到近代工业革命开始,国内的明清两代虽然在火枪技术发展当中也不是完全不通,许多欧洲能够制造出来的先进武器国内也能制造出来。

但是相比西方工业革命后以标准化生产而大批量制造先进武器而言,明清两代的国内即便有人能造出不亚于西方技术的武器,却受限于生产规模无法推广扩大而纯手工打造。

于是武器或许先进了,但是一千个人手里拿着的武器有可能呈现出一千种形态。无论零部件的替换,还是后勤弹药的补给,完全都各不相同。

这非但无法在做战中形成合力而增加威力,反而会降低整个作战效率导致全面失败。

因而从进入甬道开始,看见这条秦代人手工开凿出来的工程,却能够保证前后一致而丝毫不见紊乱,就让胡铁军的心中惊骇无比。

谁都可以看出来,这些甬道的黑色条石台阶无论是那个损坏了,都可以有相同的替代品拿出来。整个工程的标准化程度极高,属于可复制推广的层次。

因而此际想想宋慧婷的论断,所有人的心中都升起了一种不寒而栗的猜度。

会不会,这种将人的精神引导入壁画当中的过程,也像秦朝人的工程技术或者武器制造那样以标准化的技术在推广。

整个甬道当中的壁画都具有这样的作用,会将人的精神……或者说灵魂什么的,吸收到壁画当中去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