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抗日之我为战神免费观看 > 第420部分(第1页)

第420部分(第1页)

“就像这些的坦克,我曾经试探过想要购买苏军最先进的t三四坦克,但人家提都不提。尽管这份情报我们早已经知道,但是苏联方面却是死不认账自己有这种先进的武器装备。而可笑的是,他们研制新型坦克的情报被泄露出去,还是我们帮他们查清楚的。”

“t二六坦克如果配置上合理的战术,对付日军那些皮薄、馅也不大的**、九五式坦克和各种装甲车倒也足够了。设置对付日军最新式的九七式坦克,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我们没有自身的坦克研发能力,而日本人却是有。只要日本人愿意投入相应的财力,随时可以研制出新式坦克。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不单单是有自己的军工生产能力,还要有自己的研发能力。我们不能学国民政府,一心只顾着向外购买和仿制。能买到图纸就正规的仿制,买不到再想办法逆向测绘去仿制。一个偌大的国家,几百万军队中居然没有一种自行设计制造的武器。”

“一支全世界已经全部被淘汰的步枪,只有中国修修补补几十年居然还在有,就这还数量也不足。而火炮,都是仿制的人家落后已经开始淘汰的东西,就这还是地方军阀生产。而堂堂身为中央政权的国民政府,拥有全国除了东北之外最富庶的东南半壁江山,下属几大兵工厂,却只能生产老旧,人家早就淘汰的小山野炮。”

“到抗战全面爆发,军队急需大量火炮的时候,却是因为没有自己研发能力和原料补充能力,干脆就停产了。一个拥有中央政权的政府,在军工建设上居然还比不上只有一省之地的阎锡山。

“人家生产的那些火炮虽然只是仿造的日本小山野炮,但好赖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不说,居然还能对外出口给其他军阀。一个国家,连最基本的无烟火药都不能量产,还提什么其他的?”

“除了中正式步枪之外,就靠着偷鸡摸狗混来的捷克式轻机枪充门面。就这还自称黄金十年?真不知道他们怎么琢磨出来的。”

“十年之功,在东北已经陷于敌手的情况之下,不全力想办法发展国防工业,只搞出一些洋布、火柴之类的东西,也敢叫黄金十年?不思进取到了极点,等被打疼的时候,才知道四处化缘要饭,看人家脸色行事。”

“我们不能学他们,将希望都放在外国人身上,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希望中国真正的强盛起来。而我们的条件,还不如国民政府。所以,我们只能靠自己。无论别人说我偷也好、骗也好,但只要能建设一个强大的国防力量,我们今后不用再整天受人欺凌,哪怕我背上一世骂名也在所不惜。”

“没有自己的国防工业,没有自身的研发能力,就只能跟着别人后边喝人家的洗脚水。这种事情我们不能去做。我们不仅仅要利用世界大战这个难得机会创建自己的军工产业,还要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惜血本,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之下,也要选送留学生去苏联留学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一定要将这些精密仪器搞到手的原因。”

“我就不相信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边喝他们的洗脚水,捡别人不要的破烂,吃别人的剩饭?中国人的智慧并不比任何一个国家差,为什么小鬼子都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却做不到?”

“我们处在这个动荡时代,也许在某些人看来是一个不幸的命运。但我却认为这是上天交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重担。”

“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让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国家,在发展的时候少走一些弯路,少受到一些损失。能不能让我们的国家在这场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之中,犹如凤凰一般涅重生,就看我们这一代人能不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总指挥、李主任,时不我待啊。”

“总指挥、李主任,年底的留学生名额还要加大一倍。这次要多选派一些机械、航空工程还有高能物理专业的留学生。还有经济学,也要选派一批。另外已经抵达根据地的那些关内来的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学生,一个不要下发部队,全部集中到兵工厂以及组建一批专业的科研机构。”

“这些人在饮食上全部享受高级干部的小灶待遇,南方出身的人要想办法配给一些大米。津贴一律按照旅级干部优先配发,医疗条件也要按照旅级干部享受。住房也要优先配发,尽量做到一人一个房间。住处和工作地点,取暖用煤和所有被服优先调拨。驻地和科研机构,一律按照纵队司令部的标准布置警戒。”

“还有技术工人,待遇也要调整。一律享受营级待遇。所有物资,优先调拨。今后我们在调配物资的时候,先学校、科研机构,然后是部队。这些人都是宝贝,人家既然来了,就一定要让他们能安心工作。”

“至于组建军区理工大学的事情,等拿下哈尔滨之后,我们得考虑一下抓紧时间成立。一是组建我们自己的研发系统,二也是为根据地内那些没有考取或是因为其他原因,以及名额限制而无法留学,自己又有升学**的学子寻找一条升学道路。现在根据地内只有师范和医学两个专业,门口太窄。”

对于杨震的这些要求,总指挥和李延禄对视一眼,笑道:“你放心吧,这一点东北局早已经有了安排。条件虽然没有你提出的这么优厚,但是也没有差到那里去。东北局已经下发一个通知,根据地内的所有科研人员全部享受细粮供给,其他的待遇也是享受团职干部待遇。”

“不过现在住房紧张,一个人一个房间恐怕做不到。但我们已经是竭尽所能,将其两到三人安排一个房间了。你说的不错,这些人都是宝贝。尤其在我们近似白手起家的情况之下,这些人对我们来说更是无价之宝。”

“我们给不了他们在西方的富裕生活,但是我们可以给这些抱着科学报国理想的人寻找到一个报国的途径。我们给不了他们优厚的薪金,但我们也要力所能及的给他们提供最好的待遇,和大展拳脚的机遇。”

听罢总指挥早就想到前边去了,杨震有些不好意思的老脸一红道:“是我有些多想了。有你们这二位老大哥在,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上级就是上级,你们的思维和眼光看的比我远得多。和你们相比,我这个人还是有些鼠目寸光了。”

对于杨震的解释,总指挥摇头道:“你呀,我说你什么好?要是鼠目寸光,我们那可就成了井底之蛙了。好了,你就在前面大展拳脚,我和老李在后面做好你的后盾。你说的对,时不我待啊。”

“你说的那些话我记住了,不管采取任何手段,哪怕被人骂做下作,我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达到你想要的目标。那些精密仪器,我和老李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和他们谈的。事在人为,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会有丰硕的回报的。”

第四百九十八章 是人才,但可惜了

杨震正要回答总指挥的话时,他的话头却被进来的一个作战参谋打断。作战参谋交给杨震一张电报道:“一号,三号电报。昨晚八时,按照总部统一部署,一纵、三纵已经分别与汤原、凤山现集结地向各自预定目标展开迂回行动。”

接过电报,杨震看了一遍,马上走到自己这间临时办公室墙壁上挂着的大幅军用地图。他身边的作战参谋指着地图道:“四纵在总部装甲旅主力、骑兵旅一部的配合之下,于今天上午十时穿越凤山境内的山地,沿着日军之前修建的采木公路,采取以部分兵力吸引巴彦县城日伪军的注意力,主力则不顾小股日军的阻击,全力向呼兰境内攻击前进。”

“同时三号以装甲旅主力,骑兵旅三个营,动用总部直属汽车三团加上一个主力旅的兵力。由陶净非司令员指挥,沿着巴彦至哈尔滨公里,正全速向哈尔滨穿插。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来看,最迟明日凌晨便可以抵达哈尔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