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抗日之我为战神免费观看 > 第261部分(第1页)

第261部分(第1页)

至于其他三个方向,无论这架飞机飞向那边,但受制于地形,都要先向东边飞。所以王光宇利用些机枪在地面组成了三道可以交叉射击的火力网,重点是日军师团部的南边与东边。尤其是南边,他知道那边的牡丹江有日军一个大型的航空兵基地。

也是目前为止,日军控制区内虽不能说距离佳木斯最近,但却是最安全、设备也全的一个机场。如果不出意外,这架飞机应该会飞往佳木斯。

王光宇还真没有预料错,这架飞机在起飞脱离地面之后,还没有爬的太高,便调整了航向,准备直奔南边。

而南边,正好是王光宇重点盯防的地方。手头的两挺高射机枪都集中在了这个方向不说,还将那三挺装备了高平两用枪架的法造八毫米重机枪。

见到日军飞机已经进入了自己的火力网,在大致测算了一下距离后,王光宇干净利落的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他虽然不懂飞机,更不懂得防空时候需要的换算,但是毕竟还打过日军的汽车的他,干脆直接把天上飞的飞机当成了地面上的汽车打。

这种战术虽说听起来有些荒唐,但这种战术却很适合日军这种飞的速度并不快,也飞的不算太高的轻型飞机。王光宇压根就不懂得什么叫做提前量,但他却将这些机枪两挺为一组,形成了一个有一定纵深的伏击圈。

就在这架还不知道地面给自己设下了一个不小的伏击圈的日军飞机,此时刚刚完成了转向,还为来得及爬到最佳高度时候。地面上的数道火力网便在同一时间开火,对着天空喷出了密集的子弹。这架毫无防范的日军飞机,一下子便挨了几百发的十二点七毫米子弹与八毫米子弹。

别说这种几乎没有什么装甲的小飞机,这么密集的火力就是那些装备了少量装甲的专用对地攻击机也受不了。对于几乎没有装甲保护的轻型飞机来说,密集的弹雨,尤其那些威力极大的十二点七毫米子弹对这种飞机的杀伤力几乎是毁灭性的。

拜日军作战飞机一贯追求速度,而忽视生存能力的传统所赐,日军飞机普遍缺少防护力。既然作为作战飞机使用的战斗机、轻重轰炸机都没有多少装甲防护,缺乏自封闭油箱,那么这架临时充当专机的轻型运输机更是不会例外。

密集的机枪子弹轻易的便撕开了它身上缺少装甲保护,而极为单薄的蒙皮。而按照对于日军飞机性能有一定了解的杨震的专门要求,高射机枪子弹中平均五发中夹杂的一发特地进口的燃烧弹则轻易的点燃了机身上的油箱。

被打爆的油箱内的爆炸的燃油瞬间便将这架飞机变成了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机上的人就算没有被穿透了机身的子弹打死,也会被活活的烧死。而这一切只发生在短短的三两分钟内。快的就算机上还有幸存的人,也没有时间去跳伞。

当这架搭载着日军第四师团长,未来的十三军司令官的飞机在敌我双方眼皮子边上被打成了一团火球后,很明显对双方的士气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正在进攻的一旅部队见到敌军的飞机被击落,自然是欢声雷动、士气大涨。而原本还在拼命抵抗的日军的抵抗力度则直线下降。很明显,师团长的阵亡对日军的士气影响非常的大。

见到日军的抵抗力度下降,王光宇立即抓紧时机利用已经炸开的前进通道,对日军还在固守的两座大楼发起了全面的进攻。经过半个小时的激战,不仅将日军外围的兵力全部消灭,还将两座楼内的残余日军之间的联系成功的分割开来。

就在王光宇准备发起最后的攻击时,后边却传来杨震下达的暂停攻击命令。本打算一举最后击破日军抵抗,以尽全功的王光宇接到杨震的停止攻击的命令,有些不敢相信的又确认了一边后,不由的愣了。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历来在战场之上,喜欢将当面的日军赶尽杀绝的司令员,这次突然改变了自己的作风,究竟是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又在搞什么鬼名堂?

第二百五十章 暂停攻击的原因

眼看着自己的部队已经打进了第四师团部的这个大院子。并已经成功的切断院内两栋楼之间的联系,并将院内之敌大部歼灭,全歼就在眼前。却在这个时候接到停止攻击的命令,王光宇多少有些不情愿。

有些不情愿的放下手中电话,尽管一直猜不出司令员为何下达了停止攻击的命令,但服从性极强的王光宇,还是下达了停止攻击的命令。

尽管不理解司令员下达这道命令的原因。但为了能在恢复攻击后,第一时间将已经龟缩进两栋大楼内不出来的日军干净利落的彻底歼灭。王光宇将总部加强给自己,刚刚完成整训便由后方调上来,作为南下部队最后一批渡江的重炮营全部提前。

这个重炮营装备的都是马春生交出的那个秘密军火库之中存货中的奥式一百毫米榴弹炮。虽然由于是一战时期的旧货,射程与日军新式野炮没有办法相比。但好在不仅炮弹充足,而且由于口径大,这炮弹的杀伤力也比一旅山炮营装备的在将军石一战后,因为原有的日式山炮损失过大,而改装的十二门法造施耐德七十五毫米山炮要大的多。

这些全称为一九一四改进型一百毫米野战榴弹炮,在火炮口径齐全的西方军队,甚至日军中只能称的上轻型榴弹炮的老式火炮,在眼下各派系的中**队之中也算得上重炮了。虽说是一战时期设计的老炮,但价格却绝对不便宜。

所以除了当年财大气粗的奉军之外,虽然性能相对优良,但关内各派系装备的极少。即便是当年的北洋军阀装备也大多都是价格上便宜的多的火炮。少数有钱的也将眼睛大多盯着德国货。

这十二门一九一四年改进型一百毫米野战榴弹炮并不是奥匈帝国在战败后的存货,而是当年奉军从战后独立的捷克那里订购的全新火炮。只是这些火炮与那些价格相对便宜的施耐德山炮以及作为储备使用的轻武器不同,都已经奉军使用过的二手货。

之所以没有像那些一百五十毫米迫击炮、七十五毫米山炮一样在运出来后,只是稍作检查后便作为补充装备配发给部队,是因为这些火炮都被拉去兵工厂做了一个彻底的全身检查。

不仅火炮,就连的库存的大量炮弹也都逐个的检查了一遍。毕竟是已经使用过的老炮了,而且生产的时间又比较久远,适当的检查还是必要的。

这十二门火炮可是捷克斯柯达兵工厂的原产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捷克生产的高性能钢。加上生产工艺的差距,明显要比奉天兵工厂使用进口日本钢仿制的要好的多。虽说是已经使用过的二手货,而且密封保存了近十年的时间,但拆封的时候依旧良好,炮身上没有半点的锈蚀。

可也正是作为老奉军进口的第一批类似武器,年头有些过长。而且加上国内之前的军阀混战之中,依照奉军参战之频繁,使用的强度想必也不小。所以尽管外表良好,但不放心的杨震依旧让兵工厂仔细检查了一边。

检修需要一段时间,再加上炮兵人员的调配。以及一直使用日式火炮的炮兵对这种地道的欧式火炮熟悉的过程,都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虽说几个月过去了,但此次南下还是第一次参加战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