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柴的那三个独立团是几乎被打垮了这不假,可他们的伤亡却不大。我的这三个营,除了穆长秋的八团指挥班子不在之外,其余的七团、九团团营主官可都在。只要补充进兵员随时可以恢复元气。”
“昨晚上我在一线指挥战斗,老陶也没有闲着。在老柴的协助之下,连夜从三个独立团之中抽调了部分兵力,将两个团已经重新的补充完毕。司令员,老柴的那三个独立团的垮的那么快,可不是训练上的问题。实际上问题是出现在干部与部队自身的条件上。而不是训练上有什么毛病。”
“他的那三个独立团一是除了干部与班长之外,所有的战士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最关键的是严重的缺乏作战骨干和老兵。而且这三个独立团本身就是为了补充部队伤亡而组建的,结构不完整。”
“其各级干部都是预提干部,本身就缺乏指挥经验。排长是原来的班长,连长是原来的排长。这些干部虽说打起仗来都是一把好手,但本身就经验不足。政工干部也没有配齐,除了营一级有教导员之外,各连的指导员都是原来准备转为政工干部的班排长。”
“这三个独立团的团长一个是原来的团副参谋长,一个是营长,还有一个是旅作训科长。三个政委一个是团政治处副主任,两个是原来的营教导员,都没有指挥团级作战部队的经验。甚至都没有指挥一线作战部队的经验。”
“司令员,您心里明白。这些独立团与之前的补充团没有什么两样,说实在的与其说是作战部队,还不如说是干部教导队加上新兵团。但这并不能说明部队不行。我大致看了一下,这三个独立团的部队的训练功底还是很扎实的,所缺乏的就是作战经验。”
“我的部队老兵现在是三个主力旅中最多的一个,但却自将军石一线展开后,伤亡一直没有得到过补充。三旅现在的实际情况,与老柴手下的这三个独立团正好互补。为了大局着想,所以我就这个。”
说到这里,杜开山突然闭嘴了。他突然想起来各旅的兵员补充历来都是军区统一调剂、补充的,各部队历来不允许擅自征兵的。自己未经请示,就从三个独立团中抽调部队补充进自己的部队,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是违反了军区的规定。
自己无令擅自出击,司令员还没有处分自己。自己又违抗指示,擅自从其他部队抽调兵员,这不是罪上加罪吗?想到这里,看到一边一直没有说话的陶净非直瞪自己,反应出自己又说错话的杜开山恨不得给自己俩大嘴巴。
看着知道自己又违反规定,而显得微微有些尴尬的杜开山,杨震反倒被他给气乐了:“所以,你也就没有客气,未经请示上级,,便直接补充进了自己的部队?”
杨震的不气反笑,让摸不到头脑的杜开山吓了一跳,连忙解释道:“司令员,我保证只是借用。等战斗结束后,我马上便让他们归还建制。”
看着手忙脚乱忙着解释的杜开山,杨震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地图道:“杜开山,你以为我是田登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还是以为我是过去的封建皇帝,说一不二,不允许自己的部下有不同的意见?”
第二百三十一章 愤怒的王光宇
杨震话音落下。没有明白他究竟是什么意思的杜开山与陶净非不敢回答。看着两个人选择了沉默,杨震微微一笑道:“就按照你的计划执行吧。不过有两点你要注意,一我们的炮弹储备不多了,提供的火力支援有数。你们在战斗之中要多注意战术上的调整,不要过多的依靠火力支援。”
“二,我们现在补充兵员困难,你们不许给我弄出太大的伤亡。如果因为你们的指挥失误,引起部队伤亡过大,再出现影响总部下一阶段作战情况。你们两个难兄难弟就数罪并罚,,统统都给我滚到炊事班去背大锅去。”
“另外,我给你们提个醒。有一种战术叫做围三阙一,你们要注意使用。三面夹击,一面虚伪留生路,尽量避免日军做出狗急跳墙的动作来,以免我们被他们再反咬一口,就得不偿失了。当然我只是提供一个建议,具体怎么执行,还要在你们自己。”
听到杨震同意了自己的作战计划,杜开山与陶净非对望一眼之后,严肃的回答道:“请司令员放心,您的这些指示,我们一定会多注意。如果您没有别的指示,我们就去着手布置了。争取一个小时之内全线展开,以尽快的解决战斗。”
杨震没有回答他们的请示,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杜开山与陶净非见到杨震点头后,知道这是司令员同意了自己的战术安排,便急忙的走出柴世荣这个临时指挥部,出去部署反击行动去了。
待两个人离开后,杨震才转过头来看着离开指挥部,赶赴南线作战仅仅两天不到的时间,却显得苍老了许多的柴世荣。
知道他这段的时间过的很糟糕的杨震,摇了摇头道:“老柴,你也不要太过上火。战斗打成这个样子,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我这个做为一军之首的司令员,也有很大的责任。”
“是我忽视了几个独立团自身的情况,只考虑到他们是已经完成全训的部队,却没有想到他们的基础还很差。虽然完成了全训,但从各级指挥员到整个部队都缺乏相应的经验。这个责任在我。”
对于杨震的劝慰,柴世荣却是摇头道:“司令员,您也不用安慰我。我现在才发现,与野战军这几个旅长相比,我的主要思维还停留在以前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游击模式上。习惯了钻山林的游击战,打这种硬碰硬的运动战,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太多。”
说到这里,柴世荣自嘲似苦笑道:“如今可以指挥的兵多了,装备也上去了。补给虽然还不能说太充足,但至少不用再挨饿,为每一发子弹去犯愁了。与以前相比,几乎是天上、地下。环境、条件都改善了,现在却发现自己反倒是不会打仗了。”
“司令员,您也不用在因为我的职务考虑了。昨夜,我已经想了一夜,要不调到总指挥那里,协助他抓地方工作。要不就在您的身边,和您学习怎么打仗。之前我当军长,老王当副军长,我自认比他强。可现在我发现我们的差距是越来越大。”
“这不是职务上的,是能力方面的。与老王相比,我现在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所以我决定了,只要您还让我留在部队之中,我就那也不去,就跟在您的身边当这个副参谋长。一方面协助您和参谋长工作,一方面学习。”
要说之前被杨震从一个土皇帝一样的军分区司令员调任到总部任副参谋长,被调离了老部队的柴世荣心里没有埋怨那是不可能的。但昨天的一仗却是让他心服口服了。自己三个团仅仅支撑了半天,就被打的稀里哗啦。要不是总部给自己调来一个能干的参谋长,恐怕部队早就崩溃了。
仗打成这么一个局面,要说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柴世荣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而后来杜开山与陶净非的表现,让他在深感诧异,大受刺激的同时,又看出了自己与人家实实在在的差距在那。
杜开山就不说了,陶净非原来是自己的老部下。若是论打游击,他虽然也是老手,但与自己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否则当初总指挥也不会将其一手创建的五军交给自己。但现在,柴世荣却发现打游击战,陶净非也许还比自己还有不如。但若说眼下部队打的这种正面的运动作战,自己却是跟人家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正是发现了自己的差距,才是柴世荣决定就留在杨震身边好好学习、学习的原因。因为他知道,随着部队的越来越壮大,进山打游击的日子很可能一去再也不复返了。自己要是不学习,就真的被淘汰了。
对于柴世荣的要求,杨震只是微微笑了笑,却没有回答他。能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知道要去学习,这终归还是一件好事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