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当夜,多年不曾失仪的隆庆帝竟高兴得喝多了。
&esp;&esp;要不说呢,喝酒误事啊!
&esp;&esp;当夜,顺郡王次子如往常一样来给隆庆帝检查当日的功课,有几分醉意的隆庆帝见这侄儿,不由想起自己未见面的亲子,便随口叮嘱,要他日后与堂兄好生相处。
&esp;&esp;这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esp;&esp;顺郡王次子尚且年幼,不懂隆庆帝话中深意,可跟在他身边伺候的奶娘却是个人精,回去以后越想越不对,若是其他王爷家的堂兄,圣上何必如此郑重地叮嘱呢?
&esp;&esp;除非,陛下口中的堂兄,另有其人。
&esp;&esp;这自古以来,皇帝在外留下一些风流债,戏文里也是常演的。当今圣上有流落在外的血脉,也不算什么奇事。
&esp;&esp;可若这真皇子回了京,她伺候的小主子不就得被打回原形了吗?
&esp;&esp;这些日子,顺郡王的次子俨然已经被当做太子看待,这奶娘的身份也水涨船高,谁不得给她几分薄面?
&esp;&esp;享受到了权力的滋味,这奶娘一心盼着自己奶大的小主子日后能够荣登大典,自己也好再跟着沾几分光。
&esp;&esp;若是圣上真有了亲生子,这到手的一切不就没了吗?
&esp;&esp;荣华富贵当真是能够助长人的胆气和野心,这奶娘找着机会,偷偷将自己的猜想传给了顺郡王。
&esp;&esp;顺郡王的心里,只会比这奶娘更盼着自己儿子当皇帝,一接到这消息,顿时就急了,连忙派人去查。
&esp;&esp;这一查,果然证实奶娘的猜想很有可能是正确的。
&esp;&esp;养老多年的勇毅侯突然离了京,除了事关皇帝子嗣,还有什么事能够劳动他大驾的?!
&esp;&esp;眼看到手的皇位就要丢了,顺郡王不知是鬼迷心窍,还是恶从胆变身,竟打算斩草除根!
&esp;&esp;却说另一边,安荣昌查到徐氏母子的存在后,没有勇毅侯的命令,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暗中派人保护他们。
&esp;&esp;徐氏耳聪目明,很快就察觉到了周围有人盯着他们,她又不知安荣昌的来历,压根没有想到他是隆庆帝的人。
&esp;&esp;徐氏想起之前曾经威逼利诱她的郑有财,又想起当年被一把火烧死的外祖一家,越想越害怕,竟趁着夜色,从狗洞爬到了邻居家,躲在邻居家装柴火的牛车里,悄悄跑了。
&esp;&esp;等安荣昌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徐氏母子已经上了船,飘在了大江之上。
&esp;&esp;与此同时,顺郡王也查到了徐氏母子的下落。得知母子二人上了江面,顺郡王当即大乐,果然是天助我也!
&esp;&esp;他立即派人买通了锦州水匪,务必要将徐氏女子截杀在江面上,这样,就算皇兄查起来,也只会以为是徐氏母子运气不好,死在了水匪手里罢了。
&esp;&esp;巧合的是,顺郡王找到的水匪,正是任一刀。
&esp;&esp;等安荣昌等人驾着小船追上徐氏母子所乘的货船之时,却晚了一步,那徐氏为保护儿子,身中数刀,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esp;&esp;看到安荣昌,徐氏紧紧握着他的手,留下一句“救我儿”,便咽了气息。
&esp;&esp;安荣昌连忙翻开徐氏,查看被她压在身下的小皇子。小皇子被母亲挡在身下,却还是中了数刀,奄奄一息。
&esp;&esp;安荣昌一见到小皇子如此惨状,当即头皮发麻,小皇子的命若是不保,他安家满门陪葬尚且不够,只怕还要连累勇毅侯!
&esp;&esp;大怒之下,安荣昌发号施令,要留下那水匪活口,务必问出背后指使之人!
&esp;&esp;有安荣昌在,任一刀这等水匪,便是插翅也难逃,而当务之急,却是如何保下小皇子!
&esp;&esp;说起救人,安荣昌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便是秦越。恰好此时船已靠近桃溪镇,一上了岸,他便马不停蹄地带着人直奔秦越府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