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伊拉古亲自来到贵宾馆,邀请冯章和耿弇参观冰原城。他穿着一件红色的皮袍,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仿佛昨晚的戒备和试探从未发生过。
“冯将军,今日天气正好,本皇带您逛逛冰原城,让您看看咱们塔拉夫的风土人情。”伊拉古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冯章知道他是想趁机炫耀实力,便顺水推舟:“陛下盛情,臣却之不恭。”
冰原城比冯章想象中更加繁华。主干道两旁,店铺林立,有卖皮毛的、卖马具的、卖兵器的,还有卖食物的。商贩们大多用塔拉夫语叫卖,偶尔也有会说中原话的,见到冯章一行,都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好奇地观望。
街道上的行人很多,大多穿着厚重的皮袄,有的骑马,有的步行。冯章注意到,这里的男女老少,腰间几乎都佩着弯刀——显然,塔拉夫人确实如传闻中那样,人人尚武。
“冯将军请看。”伊拉古指着一家店铺里的商品,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那是罗马帝国的银器,那是波斯的地毯,还有那边,是大食国的香料。咱们塔拉夫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各国的商品都会经过这里,所以冰原城才会如此繁华。”
冯章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不少异域商品。他淡然回应:“大汉地域辽阔,东至东海,西达流沙,北抵大漠,南至炎荒。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早已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域各国,甚至到达罗马帝国。圣天子在位,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天下安定,万国来朝。然大汉不好战,亦不畏战——若有国家敢犯我边境,扰我百姓,大汉必出兵讨伐,绝不姑息。”
这番话不软不硬,既点明了汉朝的强大,又警告了伊拉古不要轻举妄动。伊拉古脸色微变,却很快又恢复了笑容:“将军说得是。大汉确实强大,所以本皇才想与汉朝结盟,共同维护西域的和平。”
上午的参观,大多是些无关紧要的地方——集市、寺庙、部落首领的府邸。伊拉古似乎有意避开军事设施,只字不提城外的军营。但冯章和耿弇都心知肚明,真正的“重头戏”,在下午。
果然,吃过午饭后,伊拉古提议:“冯将军,本皇带您去看看咱们塔拉夫的军营,让您见识一下咱们的士兵。”
塔拉夫的军营位于冰原城的北郊,占地面积广阔,帐篷排列得整整齐齐,一眼望不到边。伊拉古带着冯章和耿弇,首先来到了重甲骑兵的营地。只见数百名重甲骑兵正在操练,他们的马匹都披着重达数十斤的玄铁铠,只露出眼睛和四肢;士兵们穿着三层钢甲,手持长矛和盾牌,冲锋时如同一座座移动的铁山,马蹄踏在地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连地面都在微微颤抖。
“将军觉得,咱们的重甲骑兵如何?”伊拉古得意地问,眼中满是炫耀。
耿弇在冯章耳边低声道:“将军,这些重甲骑兵虽然勇猛,但也有致命弱点——盔甲太重,行动迟缓,转弯不便;而且,马匹长时间负重,耐力不足,很难进行长途奔袭。咱们的轻骑兵可以利用速度优势,绕到他们侧翼,用绳索绊倒马匹,再用强弩射击他们的盔甲缝隙,定能破敌。”
冯章微微颔首,故意大声说道:“贵国的重甲骑兵确实威猛,只是本将曾听闻,匈奴的轻骑兵对付重甲骑兵,有一个妙招——用牛皮绳索结成网,趁其冲锋时抛出,绊倒马匹;再用火箭射击马匹的眼睛,受惊的马匹会失去控制,重甲骑兵一旦落马,就很难再站起来,届时便如待宰的羔羊。”
伊拉古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他没想到,汉军对重甲骑兵的弱点竟如此了解。他原本想通过炫耀武力,震慑冯章,却没想到反被冯章点破了软肋。
接下来,伊拉古又带他们参观了攻城器械营。那里摆放着数十门投石机和攻城锤,投石机的石块足有数百斤重,攻城锤的头部包裹着厚厚的铁皮,看起来威力惊人。但冯章注意到,这些器械大多是用木头做的,连接处只用铁钉固定,若是遇到火攻,很容易被烧毁。
参观结束后,伊拉古的脸色一直不太好看,话也少了很多。冯章知道,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不仅没有被塔拉夫的武力震慑,反而让伊拉古意识到,汉军对他们的战术了如指掌。
当晚的宴会,气氛比昨晚更加诡异。伊拉古虽然依旧频频敬酒,却很少说话,眼神中总是带着一丝警惕。宴会进行到一半,伊拉古突然拍了拍手,只见几名塔拉夫武士走了进来,他们身材高大,肌肉发达,手里拿着弯刀,显然是塔拉夫的顶尖勇士。
“冯将军,”伊拉古笑着说,“咱们塔拉夫有个习俗,贵客来访,都会举行比武助兴。这几位是咱们塔拉夫最优秀的武士,不如让他们与汉军的士兵比试一番,切磋武艺?”
冯章知道,这是伊拉古想借机打压汉军的士气。他看向耿弇,耿弇会意,起身道:“陛下有命,臣愿与贵国武士切磋。”
伊拉古眼中闪过一丝算计:“耿将军乃汉军猛将,若是亲自出手,未免有失公允。不如先让贵军的士兵与咱们的武士比试,耿将军再压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