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他敢越界,她也不介意让他“求仁得仁”。
接下来的几天。
厅里的气氛肉眼可见地紧绷起来。
自从那次周书记来了住建厅后,处长和厅长便忙得连轴转,几次召集的小会都临时取消或改期。
“我刚去茶水间,梁秘书好像过来了。”
“在厅长办公室?”
“对。”
同事们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应该是有什么重大事项要落地了。
周五下午三点,城建处全体被通知到小会议室开会。
陆振江走进来时,眉眼间带着明显的倦色,“人都齐了?说个事儿。”
“最近厅里和市里都在连轴转,大家应该也感觉到了。现在可以透露一点,是关于海城未来几年的城市更新重点方向。”
他环视一周,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说道:“其中一个重量级的改造项目,初步圈定在梧桐里区域。”
梧桐里。
蔚汐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攥紧了些。
但她面上依旧维持着平静,认真记录着处长的话。
陆振江的声音继续传来:“梧桐里作为老城区,基础设施老化,居住环境待改善,但同时历史风貌和社区文化价值也很突出,这次的改造计划,规模和复杂性都将是空前的。”
“具体的方案和推进节奏,要等下周,市里主要领导带队完成实地调研后,才会有更明确的指令下达。”
陆振江看了眼蔚汐,沉声道:“大家心里提前有个数,各自手头的工作不能松懈,特别是青林县的后续。好了,散会。”
会议结束得干脆利落。
规划部那边已经炸开了,所有人都在低声议论着“梧桐里”“大动作”的字眼。
无数个念头在蔚汐的脑海中盘旋。
外公外婆的小院子、熟悉的青石板路、街角的茶馆,那个承载了她和妈妈无数温暖记忆的梧桐里。
怎样的改造?
是焕新还是消亡?
是保留风貌还是推倒重来?
蔚汐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复杂,最后一个起身,慢慢走回自己的工位。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蔚汐的目光习惯性地扫过桌面。
她的动作蓦地顿住。
视线凝固在桌角。
那里,不知何时,安安静静地放着一本书。
金黄色的封面,简洁的白色书名。
蔚汐下意识拿起它,书脊微微有些磨损,书页边缘泛着温润的旧黄色。
这绝不可能是她那本崭新的,几乎没翻过几页的书。
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疑惑,蔚汐翻开了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