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
“你生病了么?你的腿在打颤啊。”
唉,这么大好的时光本来应该躺在床上好好休息的,我怎么会头脑发热的走出那个院子呢,这要比和杨虚彦斗智斗勇还累啊。
……
解家的马车很宽敞,坐四个人绰绰有余,宋玉华、李秀宁和婉晶坐另一辆马车,而宋玉致则和我们坐在一起。
宋玉致兴致勃勃的看着窗外的景致,不时的与石青璇和阿雪聊些家常或者说些蜀中的典故,看不出这个平时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在待人接物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既不因为石青璇的打扮疏远她,也不会故意很热情的模样,就好像招待朋友一样,这个应该就是所谓的素养。
她们三个人都挂着一层轻纱,这是一种网状的白纱,透气性非常好,应该是这个时代贵族女士们出行必备的饰物,无论是喝水吃饭都不碍事,只要稍微撩起一点下摆就可以了,看起来朦朦胧胧的,就是这种朦胧美增添了无尽的诱惑。
“喂,你不要总是睡觉好不好?”宋玉致摇动正在假寐的我,恼火的说道。
“我是在思考。”我没好气的回应道。
我确实是正在思考,思考着如何趁这个机会改善和婉晶的关系,要用一种什么方式才能解开她的心结。
朋友式的谈话?家长式的关心?还是委曲求全以此来请求她的谅解……
“在思考什么?说来听听。”宋玉致好奇的问道。
“嗯,你平时和你爹爹是怎么沟通的?”我抱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请教道。
“这个有什么好思考的。”宋玉致白了我一眼,“他说什么我就听着呗。”
算了,这个不具有可借鉴性,我可没有宋缺那样的威信,看着石青璇似笑非笑的眼神,我有些狼狈的转过脸去。
“我们这是要去那?”我转移话题道。
“大石寺。”
……
第十六章 解签逸事(上)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李觏《乡思》*******
我们下了马车,抬眼望去,就看到不远处古柏三天,竹树葱笼,红墙环绕内佛塔凌空,寺楼巍然高大。
我们拾级而上,由山门殿起,接着是天王殿、七佛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殿堂重重,虽及不上净念禅院的结构复杂,造型优美,但亦是宏伟壮丽。在主殿群成行成阵之旁,万千竹树中耸起一座高塔,份外具有气势。
一路行来,礼佛的香客络绎不绝,寺庙内香火鼎盛,佛教传入中国不过数百年光阴,却拥有了偌大的影响力,尤以江南为甚,而以慈航静斋为首的佛门教众竟然有了左右天下大势的能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冬日的暖阳斜射进大殿之中,照在罗汉的塑像上,那罗汉就好像鲜活了一般,眉目间有了传神的味道。
一切杂事自然有解家的仆人打点,整个大殿被清场了,解家的权势在巴蜀表露无遗,即使是宣扬众生平等的寺庙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几个女子正跪在大殿内默默的祷告着,然后把手中的信香交给小沙弥,由小沙弥供奉在高台上。
下一个环节就是求签了,我已经吩咐阿雪时刻注意着婉晶的动向,我也打听清楚了寺内男女有别,为了避嫌,男女解签的地方是不在一起的,给女施主解签的和尚坐在一个小房间内的,由解签人把签文从小窗口递进去,并问所求的事项,然后由和尚一一解答,两个人是无法见面的。
这有点像是西方基督教的告诫室。
我事先跑到解签室的门口,敲了一下门,一个和尚露出一张胖乎乎的脸,很是憨厚的模样。
“这位大师,方丈有事找你。”我撒谎道。
“这位施主,方丈找贫僧何事?”这和尚反问道。
“我怎么知道是什么事,我就是传个话。”我不耐烦的说道,这和尚真是死心眼。
“哦,那不知施主何时见过方丈的?”和尚追问道。
咦,难道什么时候见到方丈还有讲究?我听说有些方丈在特定的时刻是要做功课的,看不出这憨厚的和尚竟然还有些小聪明。
“也不是方丈叫你,就是有个和尚让我叫你去找方丈。”我圆谎道。
“哦,那不知是哪位师兄让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