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说的是,这小子自打见到朱老弟以后回去日日都吃三大碗,我都怕他撑着!”
“我说呢,早膳也吃那么多,还以为你昨晚没吃呢。”
张闻音和张伯远你一句我一句的打趣着他,这弟弟张仲达也不生气,反而对于自己能吃这件事很是骄傲。
摸摸肚皮便开口回了句。
“怎么可能?我这饭量,还好是生在了这家里,否则怕是要饿得偷柴火棍吃了。”
这比喻,还真是……新奇。
“行了,别贫嘴了,快去上课吧,我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崔女官。”
“姑姑找她老人家有事?”
“嗯。”
“成,那我们就不打听了,先进去便是。”张伯远说道。
谢云岫虽有些依依不舍,但也知道上学要紧,告别母亲后便同他们三人走了进去,只剩张闻音在外头等候。
院子里有花园,花园里有石凳。
她坐在这儿,正好能看得见窗内薄云先生上课的样子,看着女儿认真听讲的模样,让她不由心暖阵阵……
“嗯?怎么坐这了?”
正看得仔细呢,就听到身后一声话起。
张闻音转过头去,就看到了崔女官,一脸温和的笑看着自己,立刻起身行礼就说道。
“闻音见过崔姨。”
“嗯,家里无需多礼。”
说着就走到她身边,也跟着坐在石凳之上。
虽说现在是五月,但崔女官到底上了年纪,贸然坐石凳,张闻音怕她受凉,于是对着她就提醒了句。
“崔姨还是先垫个软垫吧,这石凳坐着还有些发凉呢。”
“你倒是心细。”
很快,那林嬷嬷就送来了软垫,再坐下去果然暖和了不少。
“事情都办完了?”
“和离的事结束了,只不过要清一清蛀虫,所以还得耽误几日,岫丫头只能麻烦您老多照看才行。”
崔女官挥挥手,“这有什么,我很喜欢岫丫头,她陪在我身边,日子都比从前要好混些。”
年轻时不觉着孤独,上了年纪身边没个承欢膝下的孩子,确实有些苦闷,不过她也不是那种格外喜欢孩子的人,因此这么多年了,也没想过要从亲戚里过继,亦或者是抱养个孩子。
“今日来,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是想让我帮你散了和离的消息?”
张闻音还没开口呢,崔女官就主动说了,见此她不由佩服,果然是在朝中厮杀多年的人物,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猜透人心。
点点头,张闻音解释道。
“刘心悠的事情,想必您老也已经听说了,岫丫头她爹也不知是怎么了,做事愈发的大胆和偏激,我与他没什么感情,劝也劝不下,所以还是各走各道的好,另外,我也不想他的事情牵连到岫丫头,说句自私些的话,这么多年来,他们谢家的好处岫丫头没占过分毫,所以真要是出了祸事,我也不想岫丫头去抗,还请崔姨帮帮我,这消息散得越多人知道越好!”
“散消息不难,但你真不想与她爹过了吗?”
崔女官的话,让张闻音略愣了愣,她不知道话从何说起,但她却眼神坚定的点点头。
“好不容易才拔出的泥脚,不想再折腾了。”
“成,那这事我帮你办。”
“多谢崔姨。”张闻音感激的看向崔女官,不得不说这步棋走得确实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