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混乱情话52书库 > 一九七至亲反目的哀伤三(第1页)

一九七至亲反目的哀伤三(第1页)

他的克制力显然远胜于我。面对我言语间愈发明显的不敬,他非但没有发作,反而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了眼中的愠色,声音刻意放缓,带着一种安抚又带着规劝的意味:“宏军,都冷静点,别让情绪冲昏了头。你说得对,它们都是县级市。”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而凝重,“可我们市,不是无锡,更不是苏州!你试着站在我这个位置想想——”

他身体微微后仰,语气里透着沉重的压力,“去年一年,市辖几个区的财政状况,几乎全在省里垫底!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同意你们撤县设市‘单飞’,把更大的财权放下去,那全市这盘棋还怎么下?市财政这个大盘子,谁来兜底?!”

他话语间那份沉甸甸的无奈和压力,像兜头泼下的冷水,让我心头那股邪火瞬间弱了几分。我强迫自己做了个深呼吸,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才将翻腾的情绪死死压住,声音也随之努力放平缓,但核心诉求依旧清晰坚定:“与其……绑在一起等死,”我斟酌着字眼,“不如给我们松松绑,让我们试试闯条活路!我们绝不是要‘单飞’,归根结底不还是在市里的统一领导下吗?给我们一点必要的政策灵活度和自主权,就这么难吗?”我目光直视着他,试图传递合作的诚意,“我们若能发展起来,日子好过了,对市里来说,不也是新的财源和支撑吗?这是双赢啊,老兄!”

他无奈地摇摇头,知道轻易无法说服我,便换了个角度说:“你有这个想法,我还是比较欣慰的,说明你一心想着把工作干好。可我们不能脱离现实,你想过没有,以你们目前的各项指标,能跨过撤县设市的门槛吗?”

我理直气壮地说:“根据现有文件要求,我们已经达标,基本具备了条件。”

他感觉我在异想天开,提醒道:“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我的老师研究的就是城市化和县域经济融合发展的课题,因此我也特别关注了这方面的材料。宏军,这件事不像你想得那么简单,你拿1993年出台的文件来做标准,是不是有点刻舟求剑的感觉?十多年都过去了,标准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执拗地说:“老兄,您说的我也明白,但这件事的初衷是既要结果,更要过程。争取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全县工作的一种检验和促进。不试一试,我们怎么知道自身的差距在哪?”

他若有所思,态度似有松动:“先吃饭吧。飞机上那点东西早消化光了,你也饿坏了吧?”

见他态度转变,我自然识趣,忙笑着应和:“肚子早就抗议了。”

他爽朗一笑,站起身招呼我:“走,吃饭去。”

两人并肩而行时,他忽然仔细打量我一眼,一把将我扯住,压低声音:“老弟,那种事要有节有度,过头可伤身体。”

我一时不解:“这话怎么说?”

他搂过我的肩,呵呵笑道:“瞧你这眼圈都黑成什么样了,还嘴硬!”

我与他对视一眼,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回程路上,我无心欣赏窗外飞掠的风景,也失去了借后视镜与陆玉婷眉来眼去的兴致。

我脑海里反复盘旋的,是胡海洋那句临别赠言:“做事要三思后行,不要冲动。要提高政治领悟力,不要使自己陷入被动。”

这话说也许有着我还没领悟的深意,得无异于给“撤县设市”这件事判了死刑。

沉重压抑的心情,腰酸背痛的体感,让我为这趟一无所获的奔波感到无比沮丧。

或许也不能说全无收获——至少,我对胡海洋这个人有了新的认知:他表面谦逊和蔼,可内心强大,且深不可测。

当然,更糟的是,我稀里糊涂地“收获”了彭晓敏。真不敢想象今后该如何面对她的姐姐彭晓惠,更不敢预想我和她同在一个屋檐下该如何相处。

我有些胆怯,既不想回家,更不想去彭晓惠那里。

我借口还有些公务要处理,让项前进把我送到了县政府机关楼。下车时,陆玉婷回头,投来一个颇有深意的眼神。我佯装未见,转身就走。

拖着铅块般沉重的双腿,我挪到自己所在的楼层。打开房门,连灯也懒得开,便一头栽进办公椅里,长长地吁了口气。

黑暗中我摸出手机,屏幕的光刺得我不自觉地眯起了眼睛。有十几条未读的微信,大部分是彭晓敏“回来了吗?”“吃饭了没?”之类的关切。还有一条彭晓惠的,言简意赅:“今晚过来吗?”

我回:“有事。”

我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林蕈的电话:“林蕈,长话短说,帮我在省城物色套房子,最好是学区房。”

“买还是租?”她问。

“合适的话,买。”我答。

她顿了一下:“打算送曦曦去省城读书?”

“嗯,快到上学的年龄了。”我顿了顿,补充道,“还有一层考虑,想让她试试对钢琴感不感兴趣。上次晓梅提过曦曦抓周的事,也许…她真像清婉那样有点天赋呢。”

“行,既然你考虑好了,剩下的交给我。”她应承下来,随即又问,“曦曦爷爷奶奶过去陪她?”

“他们不习惯城里生活,我也不想他们太劳累。打算让保姆陪曦曦过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