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刘公公自己也觉得江家村真就挺好的,民风朴实,住着心里踏实。
在这里,没人看不起他,更不会有人明着捧他,转过头就骂他是绝了根的死阉人。
第71章山有木兮木有枝
上了年纪的喊他“刘老哥”,年轻的后生们喊他“刘叔”。
哪怕是小总角小童看见他,也会笑嘻嘻的喊他一声“叔公”。
他听在耳里,五脏六腑都慰贴。
他仔细寻思着,以后跟着陛下来此处养老也不是不可以。
转眼出了正月,进入二月。
惊蛰过后,春风送暖,春回大地。
每每这个时候,百姓们就开始整理农具为春耕做准备了。
江暖也让人把院子里的菜地收拾了一块出来,挖了个长长的浅坑,坑里铺上了腐熟的粪肥。
带着人亲手把从南洋带回来的珍贵红薯种一个个整齐地铺在坑里,再盖上一层肥土浇上水。
南方的气候暖和,不用进行特别的保暖。
若是在北方就需要覆盖上一层厚厚的草帘子,或是别的什么保暖物。
当然育苗的时间上也要往后推一推。
根据各地的气候不同,越往北育苗的时间也就越晚。
明光帝在菜地边看的稀奇,问江暖:“这就行了?”
江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摇了摇头:“还早着呢。
等出了苗以后,需要把这些苗子移栽到地里。
等养出长长的藤蔓以后,再把藤蔓剪下来进行扦插,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种苗。”
明光帝乐呵呵地,又开启了夸夸夸模式:“我闺女真聪明,连这么麻烦的东西都会种。”
江暖:“爹爹,你天天这么夸我,我会骄傲的。”
不论明光帝再怎么不愿意,返回京城的那一天还是来了。
江暖给他爹准备了整整一个舱房的土特产,就怕他爹回京后没得吃。
同样的,时长空也要贴身保护明光帝回京。
明光帝离开江家村的那天,全村人都赶到码头送行。
明光帝揽着他的宝贵闺女,依依不舍的叮嘱:“暖暖呀,爹爹走了。
爹爹和你哥哥们都不在身边,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
记得给爹写信,一个月最少两封,不能再少了。”
说罢从刘公公捧着的楠木匣子里,拿过一根手柄上镶嵌了数颗宝石的银色长鞭。
“暖暖,这是爹爹专门给你定制的。
若是遇上那不长眼的欺负你,不管是谁,不必客气,只管用这鞭子抽回去,抽坏了算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