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明朝之我是崇祯 > 第703章 科技创新理论方向五(第2页)

第703章 科技创新理论方向五(第2页)

随后他拿起墨笔,在写字板上列着改进思路,逐条讲清:

一、用集成管提升吸热效率:

“别用稀缺的铜管,也别用成本太高的金银管,就选工坊里常见的铁管、铝管、钢管——

这些管材吸热性好,还容易弄到。

把它们并排扎成一束,像梳子齿似的集中排布,最大化接触阳光的面积,晒一炷香的时间,管里的水就能热起来。”

二、靠簧片结构板锁温:

“在集成管外面裹一层铝钢材质的簧片结构板,既当隔热层又当保温层——

一来能防止管内的热量散得太快,冬天风一吹也不怕凉;

二来铝钢本身能吸热,还能把热量传给管子,让管里的冷水更快变热,等于给管子‘加了把火’。”

三、借循环加速升温:

“把装热水的储罐架得比集成管高,热水管里的水一热就顺着管子往上流进储罐,储罐里的冷水同时顺着另一根管子往下,填补空管的位置,不用等冷水慢慢挪,对流循环能快一倍,水自然热得更快。”

最后他放下墨笔,给出了能直接用的完整方案:

“把这套集成管和储罐装在屋顶朝阳的地方,早上太阳出来就开始晒,傍晚就能有一罐热水。

家里人多就做个大罐,人少就做个小罐——

这样一来,日常洗脸、洗澡用的热水就全有了,不用再费劲烧柴煮水。”

一番话下来,把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讲得通俗透彻,既没脱离《乾坤圣德经》的理论根基,又能直接落地到老百姓的生活里,听得台下人频频点头。

讲完理论,朱有建又拿起墨笔,在写字板上画起结构图形:

左边画个圆代表储罐,标上“冷水进”“热水出”;

右边画一排竖线代表集成管,用箭头标出冷水往下、热水往上的流向,连管子的缠绕方式都画得明明白白。

原本抽象的原理,跟着图形一下子变得直观起来,台下众人看一眼图,再回想刚才的讲解,没多久就彻底理解了——

后排的工匠甚至已经在琢磨,回去怎么用自家屋顶试试做一个。

等大家休息片刻,记图纸的把要点补全,交头接耳讨论的也渐渐安静下来,朱有建话锋一转,开始阐述雨云的形成——

虽说如今大明各处的干旱,靠增雨弹和蓄水塘已经有效缓解,但“雨云到底怎么来的”,朝野上下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正好借今天讲热循环的机会,把这事彻底讲透。

他依旧从大家熟悉的原理切入,没绕半分弯:

“其实这雨云的形成,和咱们刚才说的太阳能热水器热循环有点像。

首先是阳光照着江河湖泊,水里的分子受热变活跃,变成热气往天上飘,这些热气里带着大量水汽,就是咱们平时说的‘热汽蒸腾’——

夏天早上看池塘冒白雾,就是这道理。

咱们平时觉得地里的土壤变干,也不是水凭空没了,其实是土壤里的水汽被太阳晒得蒸发上升了。”

接着他伸手比划着“水汽变云”的过程,说得更细:

“水汽要变成云,关键得有‘风’帮忙——

高空中的风比地面冷得多,上升的暖水汽一碰到冷风,就像热汤遇着冰,立刻凝结成细小的水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