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灵魂出窍歌词 > 第30部分(第1页)

第30部分(第1页)

八如愿以偿

小黄门满头大汗手里拿着八百里加急奏报脚一踏入殿堂,就感到气氛沉闷大臣们一言不发,小皇帝脸色铁青。立在原地竟不敢上前半步,高坐在龙椅上的刘伟开口宣道:“把奏报呈上来”。按惯例军情奏报应该由丞相或太尉先行过目,根据所奏事务急缓轻重再报之皇帝提出应对方略。

赵公公见小黄门畏畏缩缩快步走下台阶从他手中接过竹筒,拆开封条拿出奏报呈上给小皇帝,刘伟展开奏章翻阅起来。小皇帝开口垂询道:“那位爱卿知道红毛生番是哪国人。”他绕开丞相和太尉直接预览奏章,并开口向大臣询问政务。这一行为等于是公开暗示皇帝决定亲政了。一个个官员伸长脖子等待着看丞相如何回答。

丞相杨宽说道:“回圣上,红毛生番多属于海外洋人。在我朝之西存在着诸多小国。诸如大食国、美索不达米亚、亚丁、爪哇、婆罗门这些小邦境内有少数居民生来红发赤毛。能够冒然进犯我天朝者,必然是从西而至,臣猜测或许是白衣大食国人也可能是黑衣大食国人。我天朝海疆还从未发遭遇过敌袭。臣请皇上下旨先彻查清楚后再做定夺。”

补充道:“我朝自开元年间就有无数洋商进入交州境内从事商贸。这些洋商们往往编为数十多者数百艘舰队联合航行,一者防范海盗相互声援。二者互通消息熟悉市场行情。臣想扬州节度使李孝祥所奏海寇来犯,会否是将洋商船队误判为了敌国战船。”

小皇帝责备道:“难道堂堂节度使分不清楚是商船还是战船。海外坠尔小国竟然胆敢挑衅我天朝海疆,着令扬州都督务必歼灭这股来犯之敌。”

杨宽急忙劝谏道:“皇上圣明,至玄宗朝发生二王逆案以来战事频起导致民不聊生。海贸废弛市伯司也随即撤销。幸得德宗皇帝力主削番才使山河一统,恢复了天下承平气象。而后仁宗皇帝派出使团出访海外才算是开放海运。海外番邦担心海路不平雇请战船护航也属常例。故而东广郡港口的地方官误判军情层层上报在所难免,臣想不出几个时辰还会有详细奏报呈上。”

小皇帝听完丞相奏对后,不以为然对殿下众官员说道:“丞相之言差矣,贞元年间黑衣大食国就曾发兵二十万进犯西域。好在有安西都护高仙芝率三万人迎敌。在朕看来这定是大食国狼子野心不死,又想从海路寻得突破口。”这是小皇帝第一次在朝堂上处理政务发出诏令,他这一举动给了所有期盼着皇帝能亲政的官员们鼓足了干劲。满殿官员毫不吝啬恭维小皇帝英明神武。

侍中夏云老谋深算,皇帝亲政是势在必行。看准时机站出来奏道:“请皇上撤去垂帘,澄清宇内、定鼎乾坤。”小皇帝没有做出指示,但站在阶下的赵公公已会意。他登上台阶亲自动手撤去了屏风和竹帘把太后的软塌也一并搬开。悬在皇帝身后十三年的巨大阴影终于被移走了。小皇帝内心满是欢喜从此帝国内的事务将按照他的意志前进。

正赶往勤政殿的太后仪仗被总管太监叫停住。太后把轿帘掀开微怒道:“何事”。总管太监神情凝重急忙趋步跑到太后身边,把嘴附在太后耳朵上嘀嘀咕咕说了几句。太后听完总管太监地密报话神色大变,在这一刻她感到愤怒、无奈和被欺骗及委屈,各种心绪挨着遍了个尝。总管太监提醒着说道:“奴才现在去调禁卫军。”

太后很快恢复自信骂道:“糊涂你要本宫血洗满朝官员。去传哀家懿旨,哀家受了风寒,今日不上朝”

总管太监百思不解问道:“太后打算放过这些撺掇皇帝的佞臣贼子。”

太后的手腕可要老辣多了。哼哼道:“会有他们好日子过,谁要能控制皇帝才算是天下的主子。随哀家回宫。”

总管太监心领神会点头应承:“得令。”

浩荡的太后仪仗队眼看就要进入太极宫却在官道上调头离去。一场政变有惊无险,小皇帝终于如愿以偿顺利获得了亲政权可以宣布他的时代来临。散朝后,小皇帝把左右丞相及侍中留在了偏殿进一步探讨御敌之策。只有宋玉没有被皇帝留下来,这位掌管着穗朝兵马的太尉感到十分失落,他还是小皇帝的亲舅舅。居然就这样被刨除在权利核心之外。他及不甘心向深宫太后的住处走去。

小皇帝毕竟是少年心性,第一次处置政务恨不能立竿见影,想要亲自率领皇宫卫队前去海疆迎战又想着快速振兴大穗朝。大臣们及时规劝要皇帝循序渐进这一谈论至晌午,掌印太监赵公公前来提醒皇帝该用善了。刘伟才意识到该歇一歇。留下三位大臣共同用餐。这样的恩典让三位大臣倍感殊荣。

餐后,小皇帝请三位大臣来到内廷书房中,继续讨论政务,夏云鼓动小皇帝推行新政,开辟盛世。他这是仰合小皇帝的胃口。凡新官上任都希望做出成绩。皇帝也不例外,自然会想着做一代圣君。右相坚决反对变法他是不希望推行新政触动了他的利益。杨宽心理十分清楚眼下还不能急于改变朝中格局,小皇帝初登大位,朝事千头万绪更不能此时就将新政推行开来。

当前紧要事应该是让小皇帝稳固政权,他必须赶快去德寿宫探望太后,求得这位女人谅解,麻痹太后让她放权给小皇帝。他真后悔和夏云这种轻率之人结盟。他向皇帝表示应该缓行变法,并暗示小皇帝防范有人挑唆两宫关系。三个大臣互述各自见解争论起来,可谁也不肯接受对方的提议。小皇帝原本是想让这几位大臣商议如何确保他坐稳皇位。竟然把事情又扯上了变法,正当刘伟犹豫不决之时。房外传来了奏报声。

“红旗捷报”宫中轮值太监很兴奋地把红旗捷报呈给小皇帝预览。大食国舰队向天朝投降了。没有想到朝会时还是八百里军情急报,下午就变成了红旗告捷的喜讯。小皇帝见了奏章龙颜大悦,第一天亲政就遇上敌寇不打自降这真是老天送来的吉兆。大臣们表示是皇帝天威震慑所至。和红旗捷报同时送来还有东斯国海军统帅阿果的降表,表示愿意归附朝廷。

东斯人送来一张世界地图和一个小木盒。地图是阿果根据航行所到之地摸索而画,很不规则。但也让小皇帝和三位大臣开了眼界。原来天朝之外还有如此多国家存在。龙国位于版图中心是图画中最大的帝国。这是阿果故意而为,不过是想满足龙国人的虚荣心。充分满足了小皇帝天朝大国的心态。其实星球成圆球状,换一个角度去看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世界中心。

小皇帝打开木盒,盒子中装着一枚玉佩。玉佩色泽明亮光润,是用上好翡翠石雕刻。握在手中冰凉爽心。纹路上还有皇家徽记,两面各有凸出的篆体字上面刻着“毅理”两字。

九对策

在西大陆诸国当中有一座城市以他的名字来作为帝国称号,从而开启了一个空前强盛的千年帝国。他是西方世界闪耀的明珠,他更是帝国地心脏这便是达斯巴城。达斯巴城起初仅限于伯台河畔,后来逐渐扩展以至整个西大陆包括中土大陆西部、海上岛国都攘括进了他的势力范围。

达斯巴城传承了腊希帝国的文明,在扩张过程中又相继吸收了中土大陆、岛屿国家、低地民族等文化成果,最终成为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各个方面遥遥领先的大帝国。从王政时代过度到共和时期,又由共和制度走向帝国道路,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唯有这座城市依然屹立不倒。

在这座城市里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石匠,巧夺天工的雕刻、千姿百态的喷泉随处可见令人叹为观止。他们建造了可容纳五万观众的椭圆形角斗竞技场,其独特建筑风格是达斯巴工匠登峰造极的杰作。当然还有宏伟的剧场、庄重辉煌的教堂以及富丽堂皇的国王行宫。虽然宫殿内已不再居住国王,但执政官依然享有着绝对的权力。

现任执政官拉苏除了没有国王头衔外与帝王并无区别。在达斯巴帝国内他被公民们私下称为*者。苏拉并非不想登基做国王,而是条件还不允许。这还要从百年前“黄金时代”的逝去说起。虽然达斯巴国不缺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曾一度使帝国达到了繁荣之巅。但当权力受不到制约,领导者的意志就是法律后,难保帝国不衰退。

首先是奴隶们不堪忍受奴隶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持续掀起逃亡与暴动浪潮。接下来是贫富悬殊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农业减产。农田被国家征用作为富人的放牧区、游乐场、庄园、别墅看似增加了国库税金。富人只会把不平等的负担从他身上转移到平民身上,最终吃亏者始终是人民。一个没有“前途”的农户在这种险恶的国度里谁还会关心粮食收成。

再接着是专横跋扈堕落腐化的国家暴力机构职能错位,军队、警察、海关税务等很多特权部门变着花样搞创收,榨取钱财,听不见民怨沸腾也顾不上民众死活。综上所述合在一起比不上一项最具毁灭性的灾难。这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制造的灾难。他们嘴上重视科学发展,但上至皇帝下至各级官僚用屁股制定决策,专断独行好大喜功权威至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