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激流三部曲春电子书 > 第42部分(第1页)

第42部分(第1页)

太太行了礼,说了两句话。他忽然听见蕙用手帕掩住嘴咳嗽,又想起任医官的话,便走到床前,等蕙止了咳,然后关心地问道:“蕙表妹,医生的话,你也听见了的。你的意思怎样?你说了,我好去对外婆、大舅母她们说。”

蕙把头一动,感激地笑了笑。她费力地说(但声音并不高):“既然是婆婆她们请来看的,又劳大表哥亲自走一趟,那么以后就请他医罢。”

“这不大好,我看西医不可靠,”国光在旁边反对道。

“少奶奶,你怎么好答应外国人给你医病?外国人花样多得很,会想出希奇古怪的法子来骗人。并且一个陌生的男人怎么好在你那种地方动手?不要羞死人吗?倘使一个不小心把胎儿弄伤,那更不得了。”郑太太歇斯底里地尖声嚷道。她的脸色不大好看,这表示她心里不高兴。

“太亲母,不过话也不能这样说,西医也有西医的道理……”觉新极力压制了他的愤怒,勉强做出笑容解释道。但是他刚刚说了一句话,就被蕙阻止了。蕙在床上唤了一声:“大表哥。”他更走近一步去听她说话。

蕙疲倦地笑了一笑,喘息地说:“多谢你今天走一趟,刚才妈的话也很有理。我不要请西医看了。请你转告婆婆她们。

我吃中医的药,也会慢慢儿好起来的。请她们不要着急。”她的略略失神的两眼望着他,两颗大的眼泪嵌在两只眼角。她对着觉新微微地摇头,又用更低的声音说:“我昨晚上梦见梅表姐,大概是妈昨天告诉我钱大姑妈从宜宾写信来的缘故。”

觉新痴呆地立在床前,好像受到意外的打击似的。他望着蕙说不出一句话来。

“少奶奶这才懂得道理。”郑太太得意地称赞道,这才把觉新唤醒了。

“大表哥,令表妹倒很有见地。请你回去把这个情形转达岳父、岳母,请他们放心。像令表妹这样的病不宜请西医看。

我们每天请罗敬亭、王云伯来看,今天又加请了张朴臣,他们三人轮流看脉,共同主方,不会有错的。请岳父、岳母放心,”国光客气地对觉新说,一面不停地摇摆着他的宽大的方头。他用这几句话便把觉新关在门外了。

觉新望着国光,听这个人一句一句地说下去。他的眼前还现着那张憔悴的脸庞和那一对含泪的眼睛。他觉得心里很乱。他又感到鼻子酸痛。他知道自己快要淌泪了,便努力克制悲痛的感情。他勉强支持着听完国光的话,含糊地答应一声,也不跟国光辩驳,却走到床前,向蕙嘱咐了几句话,要她安心静养,然后告辞走了。

觉新看见轿子出了郑家的大门,他在轿里起了一种逃出魔窟似的感觉。但是他一想到留在他后面的蕙的命运,悲愤又绞痛了他的心。

……

大唐书库 整理

后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前一页

26

淑英也有机会去看《夜未央》。她去得比觉新迟一天,是被琴约去的。琴和觉民定了计,当着淑英母亲张氏的面,请淑英在那一天到琴的家里去玩。张氏自然不反对。淑英果然一个人坐轿子到了琴的家。琴再偷偷地陪淑英到戏园去。琴对她的母亲也只说陪淑英出去买东西。她们看完戏回到琴的家,连琴的母亲也不知道她们到过了戏园。淑英的母亲还以为淑英整天就在张家。

淑英进戏园,这还是第一次。里面的一切对于她都是很新奇的。女宾的座位在楼上,她们坐的是右边的一个包厢。楼上观众不多,全是白衣青裙的女学生。楼下是男宾座,年轻的学生占了一大半,上座有八九成的光景。有人在嗑瓜子、吃花生、大声谈话、说笑。许多人仰起头,许多陌生的眼光常常往楼上射来,使得淑英胆怯地红了脸。楼下起了一阵喧哗。

淑英埋下头专心读那份说明书,却又读不进去。突然哨子一响,布幕拉开,整个戏院立刻变成静悄悄的。众人的眼光集中在舞台上面。那里有一间简陋的屋子,桌上有一盏半明半暗的煤油灯。两个女人坐在桌子旁边忙着折报。左侧有一扇小门,从门里发出来轻微的印刷机的响声。

“那个扮苏斐亚的是张还如,你在公园里头碰见过的,”琴指着台上那个年纪较大的妇人对淑英说。她又指了年轻的女仆说道:“这是马霞。”

“嗯,”淑英应了一声,她已经记不起张还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但是她仍旧注意地望着苏斐亚和马霞。这时从小门里面走出来一个中年人,手里拿着一束报纸。

“这就是黄存仁,你一定记得他,二表哥去年在他的家里住过一阵,”琴指着昂东亲切地在淑英的耳边说。

“嗯,我记得,”淑英微微地点头答道。她还记得那个人,琴那天在公园里指给她看过。她也记得黄存仁的名字。她常常听见觉民和琴谈起他,她也知道他帮助觉民逃婚的事。她并不认识他,但是她已经在尊敬他了。她这时不觉多看他几眼,听他在戏台上讲了些抱怨政府zhuanzhi的话。

于是一个年轻人带着一包铅字从外面进来。琴告诉淑英这个年轻人就是张惠如,他扮演戏里的男主角桦西里。他也就是扮苏斐亚的张还如的哥哥。淑英含糊地答应着,她头也不掉地望着舞台。这时看门人领了警察进房来查房间,说是这里有一个新来寄宿的客人没有护照。昂东把桦西里带来的假护照给警察看了,又花了一点钱才把警察打发走了。苏斐亚便进内室去扶了一个工人服装的党大乐出来。

“这是方继舜,他写过文章大骂冯乐山,”琴指着那个老人说。淑英不大注意地点一下头,她并不知道方继舜是什么样的人。方继舜常常用笔名在《利群周报》上发表文章。她读过那些文章,却不知道它们是方继舜的作品。

这个老革命党人一面咳嗽,一面说了许多激烈的话。门铃忽然响了。不久一个身材苗条面貌清秀的年轻女子走进房来。

“这简直不像男人扮的。你看他走路、说话的样子明明是个女人,”琴感到兴趣地低声对淑英说。

“他叫什么名字?”淑英好奇地望着那个年轻女子(他们叫“她”做安娥),顺口问了这一句。

“他叫陈迟。他平日做事情总要比别人慢,大家都说他的名字取得很对。听二表哥说他还是头一次演女角,”琴兴致很好地答道。

台上党大乐谈了一阵话,似乎很疲倦,又走进内室去了。

其余的人烦躁地谈了许多关于革命运动前途的话,大半是带煽动性的。桦西里甚至气恼地高声说:“所以这个‘血钟’应当响起来,越响越高,不到全胜的时候不止。”

楼下立刻起了一阵拍掌声。淑英突然一惊,心跳得很厉害。她连忙掉头看琴。琴正兴奋地看舞台上的表演。

安娥激动地接着说:“目前这种困苦实在难堪,必须要那‘血钟’一齐响起来,响个不止,叫各处都能够听见。……后来的人一定会享到和平安乐……”“你听见么?你们听见么?那‘血钟’的声音?”苏斐亚突然带着严肃的表情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