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重生小人物奋斗史 > 第69部分(第1页)

第69部分(第1页)

要自己上地砍伐运到城里,可是轻松不少。在轻松销售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要恢复原有的毛竹产量,需要他们更多的时间、精力、资金的对付。

当然这个有历史的因素,那时的农民要缴售自身辛苦种植的农业税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受过国家收购站工作人员的刁难怨气。谁让这些收购人员端的是国家铁饭碗,多刁难点农民,能为国家的收购粮把好关,还能为自己获得额外的收入,是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企业是来自外地的,懂得服务之道,笑脸上门收购,陪你说好话,钱还能当场付清,让这些农民怎么拒绝。在一家带动下,于是一个村,然后一个乡,整片的竹林也就这么消失了。

有人要问企业为什么这么贪得无厌,缺乏社会责任,企业领导可能也会叫冤。企业本身就是为追求利润而产生的,连应该服务人民的政府都出面赞成企业的行为,有些还间接或直接帮助企业获取原料。企业能按时交税,支持地方建设,甚至也能满足个别领导的私需,企业已经觉得无愧于心了。

政府人士也会叫屈,他们反复倡导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农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可是两方面都阴奉阳违,执行政府的政策不到位。政府人士也有升职的压力,为了待遇和潜规则,人们总有取舍之道,于是环境和人民的利益也没有办法了,必须划去。

今年洪陆夏村已经在养殖上首先走入专业化和规模化的道路,四周村民见识到这个养殖的效果,都是心花怒放,养殖这么件事,还有农村人不会的吗?于是家里喂一头猪,养几窝鸡鸭,承包一个水库或小池塘,成为了“鸭司令”,“猪场主”,“鸡头”“鱼大王”等等称号不一而足。仿效早的人,也获利不少,可是好景不长,现在是商品经济,国内六分之五的人口还是农民,让这些人也都跨上小康社会,目前国家的资源似乎还不允许。就像这个世界,如果人人都效仿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地球可能早就不复存在了。

于是只有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然后才能带动后富起来的人,就这样,农民在以后的岁月中,发现原来养殖也是不一定能挣钱的,可能算算成本还亏了不少,而先富起来的人却能享受这些贴了成本的劳苦大众的果实。村里碰上什么瘟疫,禽流感等灾害,或许他们好几年不能翻身。

周益豪想要保护点自己家乡的水土,也不是他的思想觉悟有多高,纯粹是他的一点恶趣味,想想以后人们说,看,还是这个小孩有眼光,这么小就知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周益豪利用村里的新办饲料厂和肉类加工厂的收购利益,换取周围村庄村民的支持,让此时还没有心思思考或认识到毛竹资源,荒地,河流等一些其他资源的价值,周益豪希望用村集体企业的名义,全部吞下,从而保一方水土。

刘根勇最近就是坐着公司里配给他的专车,到洪陆夏村周围村庄转悠,主要商谈一些农产品深加工的问题,顺便瞧瞧这个村有什么周益豪列举出来的一些东西可以承包。

没有外来资金的竞争,本土人士还处在观望和小心试探阶段,周益豪的举动虽然突兀,不过也在村人的理解范围内。小孩子嘛,有了钱,怎么可以不去炫耀,如果是大人,肯定现在就只管闷声发大财,那会看上这些大家都不怎么瞧得上的东西。

周益豪的名声,在十里八乡那是一等一的招牌,只要价格合适,周围村庄是非常欢迎刘根勇支书过来签订合同的。既能增加他们的集体收入,也能借机和洪陆夏村联系上,现在和洪陆夏村联系上,很多村里的事情就不是事情了。送几个看好的后生去他们村上班挣钱,或者找个他们村里合适的小伙子,把自家的闺女许上,或许还能用用他们村的小车,这个可是每个洪陆夏村周围村民的想法。

周益豪以为会遇到非常大的助力,可是几乎整个龙岗县的北边村庄被他席卷了一遍,配合都非常不错,有些还主动送上来,周益豪是来者不拒。

第二卷 物欲横流 第6章 村里年货

时间老人是最不会累的长跑冠军,转眼又快到农历春节。周益豪回来后开开会,会会客,天天做些超出他这个年龄层次的活计,周益豪都以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人了,他身边的人也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小孩。

小地方的人见识不多,不过对于他们一切无法解释的事物,他们都是宁可信其有的,对于一些不可思议的事物接受程度可能远比大城市里的人更容易。当然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们的生活,而如果这个事物还能给他们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么似乎就会觉得什么都是可信的。即使有人告诉他,水是可以当做汽油的,我们人类是能到太阳上旅游的,既然他们没有办法分辨清楚,也没有人来告诉他们怎么分辨,那只有一个原则,只要不影响他们的生活,那统统可以当真,他们还会很高兴多了谈资。'搜索最新更新尽在shuhaige。'

这个时代,农村人是非常向往城市里的生活,没有其他原因,就是羡慕城里人可以有单位给他们发东西,什么生活用品,饮料,食品,最羡慕的就是这些,不像农村人什么都是必须亲自从土里刨出来的。至于他们是不是端铁饭碗,日子是不是过的很幸福,这些却不怎么会考虑。周益豪把握住农村人现在的心思,做事也就能得心应手,真正的花最小的代价做最大的事情。

洪陆夏村现在能看着好日子一天天的提高,人们脸上开始露出自信的神色,笑容就更多了些。年底的人们更希望探讨村里准备发什么东西,特别是老农,就是知道了,也还是喜欢跟村干部和周厚德打听年货的事情。

从苦日子里过来的人,是非常感谢国家政策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感受颇深,可是相对于精神的解放,相对于以前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现在说点私房话或者牢骚话,再也不用担心隔墙有耳了,免得明天可能就会被拉出去批斗。精神能相对放松,物质还能改善,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这些老人更开心的呢。

周益豪很庆幸他能从女人堆里出来却全身无碍,心情一放松,就很高兴地宣布,说今年准备让大家过个好年,让大家讨论年底应该发些什么年货,到时好满足大家的需求。

居家过日,柴米油盐,没事村民就开始相互探讨发年货的事情,互相打听年货的最新消息,似乎成为了村民辛苦劳作后的一种休憩方式。

“听说,明年可以一年不用买油了,村里按劳力每人一大桶菜籽油,都是用5斤装的大桶。还有不少猪肉呢。”

“是啊,以前我家里7口人,过年也只能买个2斤菜油做菜,在村里也算是奢侈的。”

“可不是吗,那时我的老伴可是非常羡慕你家,老在我耳边嘀咕你家过年能买2斤菜油,我家8口人,过年只能用一瓶一斤装的菜油,想想现在,油都能用来直接喝了,我也算是长了见识,就是现在闭眼也欣慰了。”

“社会发展的好啊,要不我们这个年龄早就到阎王那里报到了,那还轮到我们在这里享福啊。看看现在,只要帮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收入都不错,那时我年轻的时候,帮生产队里干活,早出晚归的,可是连家里人也喂不饱。”

“新社会好啊,可是也得感谢厚德家的益豪啊,这个孩子像他的爷爷。”

“是啊,他家以前就是方圆百里最大的地主,他的爷爷可真是能人啊,可惜挣下这么大的家业,最后他却是活活饿死的,我现在想想真不忍心啊。三年自然灾害,他家的财物全部被分光,那也是他辛苦攒下的东西啊,我可是亲眼见到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