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唐纨绔公子txt > 第100部分(第1页)

第100部分(第1页)

以来李世民都不敢将出战大任托付于他。

长孙凛此时也是置身度外,浑然与自己无关。  毕竟家中妻子还在受痛苦、病魔折腾,所以他也没有想过要随军去征战高昌,尽管他知道此次前去必然是胜券在手,成竹在胸。

然而魏王府的人却是见不得李承乾的人得逞,李泰虽然人站在百官之列。  但他也不便于出来说话,便使了个眼色。  位于后列的中书侍郎田沥则是站出来说话了。

“陛下。  归德郎将长孙少卿在讨伐突厥之日立下大功,且其人治军有方,有勇有谋,是个世间难得的年轻少将。  臣认为长孙卿也可肩负其讨伐之重任。  ”

田沥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在场官员的纷纷议论。  要知道侯君集是何人,他可是秦王府上的旧臣,跟随皇帝东征西战。  皇上即位后,侯君集一直握有很大地兵权。  他还被封为陈国公且食邑一千户。  而长孙凛虽然也是少年新贵,但只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拿一个初生牛犊与一个封爵老臣相提并论,可见魏王府所依仗的朝廷势力实在是太薄弱。  然而李泰也有他自己地思考,他之所以让田沥上前推荐长孙凛,只是想让长孙凛也能够分到高昌这一杯羹。  自从前些日子长孙凛接受了他的礼物后,李泰便将他当做魏王府的人。

过不了几年,侯君集这些老牛迟早要有退下来的那一天。  而届时长孙凛也能积累了无数战功,在朝廷能说得上话,再加上舅父长孙无忌,到时他魏王想要夺得大宝也有自己的势力。

李世民实则也有自己的思考,侯君集此人虽然在战事上有勇有谋,但他性格上有缺陷。  而且是个不甚识字的大老粗。  若是将此重任交予他,还真是有些不放心,唯恐他在战事过程中出些什么偏差。

因此他也在考虑着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时田沥地举荐恰好甚得其心。  在李世民看来,长孙凛就可以代表自己,毕竟他的身份相当特殊,不仅是已逝皇后的侄儿,更是嫡长公主的未婚驸马。  让他随军前往,就算是没有任何威信,其身份也能让一些人忌惮而不敢随意放肆。  更何况长孙凛下面不仅拥有唐军唯一的火炮营。  而且长孙营的士兵也是骁勇善战出了名的。

当下,李世民也不管李承乾再走出来反对。  当即颁旨,即命交河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和副总管兼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等,统率大军远征高昌。  而长孙凛也任葱山道副总管,率领他自己的长孙营和火炮营前往高昌。

如此安排,到也能落得大家都满意。  毕竟李承乾举荐地侯君集掌握了征伐高昌的军权,而李泰举荐的长孙凛也有份参予其中。  然而其中却是有一个人不甚满意。

当朝中百官拜礼退朝后,长孙凛却没有和其他官员那样陛辞出朝的意思。  李世民正感到纳闷,却见长孙凛上前说道:

“陛下,微臣尚有一事请奏。  ”

李世民笑道:“爱卿有何事,尽管说来。  ”

“臣因家中有事,此次不尚方便前往高昌行军,望陛下收回此前认命,另选其他良将当此重任。  ”虽然长孙凛很想看看自己一手打造的火炮营能有何等威力,但想到家中夫人尚在病榻,他也不愿为了一点功勋就在现在离开怜卿。

李世民却是以为长孙凛是因为窦凤的原因,才不愿离开京城。  他哈哈大笑着说道:“三郎可是因为你母亲亲地缘故?看来你母亲在长孙府上可是威势了得,将你长孙父子四人看得死死的。  只是大丈夫应该志在天下,真男儿应当四海为家。  朕就给你一段时间,让你说服你母亲,这次出征高昌,乃是我大唐之要事,你身为大唐男儿,可是有着不可推卸的重任。  ”

说完李世民还用莫测的眼神望了长孙凛一眼,长孙凛见推辞不得,他也只能悻悻退朝离开了太极殿。  好在此次出征还有时日,他还有时间来照顾和安慰怜卿。  正当他走出宫城,却见父亲长孙无忌的马车已经在外面等候,他便也钻入了马车里面。

“田沥与你不曾来往,此次为何要举荐你去征伐高昌?”长孙无忌在朝中为官多年,自然是嗅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长孙凛今日才算是第一次上常朝,自然连那举荐自己的是什么名字,官居何位也不得而知。  只是他刚刚收了李泰的赠礼,自然也能猜出一些东西。  面对父亲他也不再隐瞒,将李泰到家来访之事一一说来。

“胡闹!你这孩子真是胡闹!如此一来,你就陷入了东宫夺位之争,怎可这般胡闹?!”长孙无忌闻言可是吓了一跳,他可没想到儿子竟敢收取魏王的礼物,而且还是上百斤的金元宝!想到此他便吹胡子瞪眼地训斥儿子起来。

“爹,你先听我说好了……”长孙凛先是安慰他爹平静下来,然后先将自己与李承乾这一太子党地冲突一一叙述,然后还说道:“爹,李承乾此人虽为太子,但已是不得人心,连皇上也对这个儿子不甚喜欢。  敌人地敌人就可以做对付敌人的战友,既然魏王能够送上大礼,让我府中受益,为何不收取?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孩儿收取地,并非爹您拿的,爹只当没有这回事就好了。  ”

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是长孙凛这个前世资产阶级的心声。

“太子欲谋反之事,若是没有任何证据,切不可随意乱说,此乃宫中大忌。  你与魏王交往,也要把持尺度,不可过于亲密。  ”

长孙无忌虽然还不确定太子是否有谋反之意,但由于李世民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儿子,身为皇帝近臣的他自然也不看好。  但是李泰这个外甥他也偏偏看不上,毕竟大唐的体制业已确立,政权已经巩固。

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所关心的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子孙后代的幸福。  在他们的心目中,理想的天子不再需要霸气,相反,要的是才气,举止文雅,心气平和,讲究礼仪。  君则敬,臣则忠,长期维持朝廷上下的正常秩序。

像李泰这样野心勃勃的皇子,自然得不到长孙无忌的看好。  而在他心目当中,那个文弱清秀,相貌像极母亲长孙皇后,或者说是像自己的小外甥李治,倒是很合他的心意。

尤其是自从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治由于思念母亲,常日居住在母亲丽政殿里,如此孝心自然博得了长孙无忌的好感。  长孙无忌怜他少年丧母,常常去看望这个外甥。  甥舅二人常常在殿堂见面,品茗聊天,弹琴赋诗。  二人趣味相投,相处融洽,感情愈来愈深。

长孙凛听到父亲如此嘱咐,他也点了点头。  本来和李泰交往就是做表面文章,大家彼此利用而已。

大唐万象 170。单家烈女

170。单家烈女

单氏有烈女,秀色如琼花。  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强。

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  烈女念此痛,丹心为寸伤。

外若无意者,内潜思无方。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

婿为好儿郎,身被诏狱加。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谅。

……

——改自古诗

单怜卿静静地伫立在皇宫城门边上,她望着眼前自皇宫进出的来来往往的马车或者宫人,倔强地抿着嘴唇。  许久沉吟不语,闭上眼睛后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迈开步伐大步向宫门走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